近日,有微博【勿把乳酸飲料當酸奶】稱,市場上有一些專為小朋友推出的乳酸飲料,號稱營養豐富。專家提醒,乳酸飲料并不是酸奶,兩歲以下兒童,建議只喝配方奶和白開水,2歲至學齡前兒童,可以喝些酸奶和牛奶,乳酸飲料一周最多喝一到兩次。長期飲用,會影響孩子胃酸分泌,造成食欲不振、營養不良。新浪健康就此話題請營養專家做出了進一步解釋。
帶“飲料”二字的食品醫生都不會建議飲用
乳酸(菌)飲料是飲料,酸奶是天然食品,乳酸(菌)飲料與酸奶是完全不同的兩種食物。凡是有“飲料”二字的食品,醫生或是營養專家都不會建議長期飲用。
具體來說,酸奶是由優質的牛奶經過乳酸菌發酵而成的,本質上屬于牛奶的范疇,保存了鮮奶中所有的營養素,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礦物質。
而乳酸(菌)飲料,大部分是以鮮奶或奶粉為原料,經乳酸菌培養發酵制得,再在制得的乳液中加入糖、各種香料以及其他添加物質而最終制成。在稀釋了酸奶的同時,根據各廠家的產品不同,還添加了復雜多樣的成分。
區分是酸奶還是飲料,主要要看蛋白質含量。
根據國家標準,酸奶和含乳飲料的包裝上都應標明產品成分和配料。酸奶的配料表中,蛋白質含量標示不應低于2.3%,牛奶3.0%,乳酸(菌)飲料蛋白質含量一般只有1%。
乳酸飲料比乳酸菌飲料營養價值還要差一截
酸奶以及乳酸(菌)飲料對人體腸道的健康作用,主要區別于真正作用于人體腸道內的益生菌數量。
就其本身含有的益生菌數量來說,從高到低含量排序為酸奶、乳酸菌飲料、乳酸飲料。乳酸菌和乳酸飲料的區別就在于是否含有益生菌。
有些益生菌飲料廣告,宣傳語建議,每天飯后來一瓶,可幫助消化促進腸道蠕動。對此,專家指出,不建議依靠益生菌飲料來補充人體腸道益生菌數量,因為它的效果微乎其微。
益生菌飲料,根據各產品制作工藝和保存方式的不同,本身含有一定量的活性益生菌,在運輸、保存過程中,會有一部分益生菌死亡,失去活性。
喝到人體內,進入胃部,由于胃酸的刺激,又有絕大部分活性益生菌死亡,變成死菌。
但是,也不排除有能“快速通過”胃部,逃脫胃酸的殺害到達人體腸道的少量益生菌確實能發揮對人體的健康作用。
使用抗生素的人建議每天喝酸奶減少便秘
酸奶的活性乳酸菌含量遠遠大于乳酸(菌)飲料,具有促進營養的吸收、調節胃腸道功能等多種保健的功效。
臨床上,醫生會建議使用抗生素治療的病人,每天飯后喝一瓶酸奶。因為抗生素的使用,會大大影響人體腸道菌群的平衡,殺死致病菌的同時,腸道益生菌也被連同消滅,病人因此會出現腹瀉、便秘等問題。可見酸奶對于腸道菌群的補充作用是較為明顯的。
此外,對于健康的成人推薦每天飲用150~200毫升新鮮酸奶,最好是在飯后飲用,對于有胃病的病人,由于酸奶的弱酸性,可導致胃部泛酸,尤其切記勿空腹飲用。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