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手機銷售店鋪里,高檔的智能手機則成為這些“90后準大學生”們的首選產品。如:iphone、htc、三星等,這些牌子的智能機銷量均高過以往市場主推的中低端手機。對于這些動輒三、四千元的電子產品,學生們都似乎不在乎昂貴的價格,看完機器、詢問下版本等情況,就毫不猶豫地付錢買走了。
“前幾天有位先生一次買了2個iphone、2個ipad,說送給家里的高中畢業生。”花園路一處蘋果直營店的工作人員向顧客介紹產品時,透露出這樣的信息。該工作人員說,眼下蘋果系列的產品受到考生的熱捧。帶著考生前來購買蘋果系列產品的家長絡繹不絕,而且大都出手不凡。比如iphone4s、平板電腦ipod2,盡管售價為4000多元,但很多考生購買時卻毫不猶豫。
針對這一情況,商家們也似乎是早已預計到了,都備足了貨源。在市區一家商戶貨架上,筆者看到,盒裝的蘋果手機一疊一疊排列得整整齊齊,都是以真機實物的狀態擺列在貨架上。這邊只要客戶看中談好價格,這邊就速度有人負責發貨,售賣手機成了流水線操作。
不僅數碼市場火爆,K歌、聚餐、購物、旅游、謝師宴……也受到這些“準大學生”的歡迎。眾多的商家紛紛行動起來,打出高考生憑證件可享受優惠的便利條件。
面對愈演愈熱的后“高考經濟“,鄭州市一中的張老師稱:“現在學生們的消費普遍存在趨同和攀比心理,比如幾個同學都買了某品牌某款式的手機,就認為自己也得要買那個款式;其他人都去同一個地方旅游了,自己也要去,因此高考后經濟往往扎堆。”
張老師也提醒學生以及家長,“凡事都要警惕過猶不及,考后適當的放松是可以的,但是不要盲目跟風。目前大多數考生在經濟上還沒有獨立,希望考生高考后消費不要一味攀比,應節制消費,理性消費。”張老師同時建議考生們多參加社會實踐或看些書籍,充實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