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世界節儉日。如今的90后學生,還愿意節儉嗎?他們的消費觀和消費行為,又有怎樣的特性?
日前,重慶八中高2014級17班的10名高中生,走訪做出了一份城市高中生消費調查報告:有人手機話費月均300元,一成學生出行必打車;部分學生聚餐選擇團購,大家不追求名牌但都會抵制山寨;近半住讀生月消費達800元,64%的學生承諾長大后會還錢給父母……
調查700高中生
一度登上央視
這份調研課題的出爐,源于新課改的指引。
從前年起,重慶八中統一安排指導新入學的高一新生,從進校起便自由選擇各自關注的社會熱點、學科話題,組團開展“研究學習”這項學習,如同大學生進行專業課題研究報告,每項課題歷時1年,旨在推進教學方式的轉變升級,調動中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高2014級學生成了該校高中課改創新、研究學習的第二批吃螃蟹者。課題組長陳云柯,是學校記者團團長,他向記者介紹了擬定“高中生消費調查與分析”作為課題調研的初衷。在月光族、負產階級、拼爹時代等社會現象日益突出的當下,不少90后學生沒有正確的消費觀,以致學習及生活開銷常常陷入窘境。于是,他決定利用這次自主調研學習的機會,倡導正確的消費觀和價值觀。
陳云柯的想法得到了同學程睿智、李思言、金蕭、李孟鍇、周欣、龐藝、裴靈熹、郭渝、唐俊義等9人的支持和響應。在老師黃婭的指導下,他們10人去年底擬定了調查問卷,在校內或走上街頭以及肯德基等場所,向沙坪壩區的700余名高中生進行了走訪調查(其中,八中校內集中發放問卷300份;街頭走訪問卷400份)。
寒假中,他們的街頭調研活動,還一度登上了央視新聞。最終,通過梳理和統計,他們在今秋十月交出了報告內容。
女生更愛打車購物拒絕山寨
組長陳云柯介紹,除了大件購物、旅游開銷以及父母需要特別“追加付費”外,團隊還調查了男女生生活費的主要開銷項目:
男生開銷項目前五名:
日常伙食、節假日聚餐、網絡電子游戲、零食購物、手機話費。
女生開銷項目前五名:
日常伙食、護膚品購買、節假日聚餐、手機話費、交通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