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五中的學生們提出了他們心中的“二十四孝”標準
學習加倍努力,不讓父母為自己的學業操心……近日,沈陽五中的學生們提出了他們心中的“二十四孝”標準。據介紹,作為學校“感恩勵志”系列活動中的一部分,學校從高一、高二千余名學生中共征集了近800條建議,最后的這二十四條標準是學生們呼聲最高的。
“這是適合我們95后的孝順標準”
“我們現在沒有經濟能力,不能帶父母去看電影,不能帶父母去體檢,也不能帶父母去旅行”,高一·二班班長陳詩告訴記者,“網傳的‘新二十四孝’并不適合我們中學生,我們95后應該有自己的‘二十四孝’標準。”
“自己手工制作禮物給爸媽,和他們說話時要有耐心,不和他們頂嘴……”學生們表示,感恩父母其實就是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我媽最喜歡吃大米飯”
你記得父母的生日嗎?你知道父母的年齡、身高、鞋碼嗎?你了解父母最喜歡吃什么嗎?在五中高一·二班以“感恩”為主題的班會上,面對“你知道父母最喜歡吃什么嗎”的問題,一名高一學生竟起身回答——“我媽最喜歡吃大米飯”。
對于記不得爸媽的生日和年齡,很多學生感到很內疚并表示,“從這次班會起,我要開始學著關心爸爸媽媽”。
“一杯牛奶把媽媽感動了”
“我媽睡覺總是睡不好,這幾天,每天晚上睡前我都給她熱杯牛奶。”高一學生張昕依告訴記者,就是這樣一件小事卻把媽媽給感動了。“習慣了就感覺爸媽為我們做的所有的事都是應該的。”同是高一·二班的劉濟源說,通過學校評選“二十四孝”標準,自己才發覺父母為自己做得太多了,而自己記掛父母的地方太少。
“孩子的孝敬意識需要培養”
五中校長金巍松表示,“現在95后高中生大多是獨生子女,有些學生會凡事以自我為中心,漠視父母的感受,甚至和父母鬧情緒。學校舉辦‘二十四孝’評選的初衷就是希望孩子們能夠意識到父母的辛苦,培養孩子的孝敬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