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在黔東南一帶,凡有苗家居住的地方必栽種各種竹子,常用于生產生活的有楠竹、毛竹、蘆笙竹、白殼竹、棉竹、斑竹等,苗家栽竹不僅為了吃筍子,更主要的是用竹子來加工成各式各樣的樂器和生產勞動用具、工藝制品等。
據貴州民族報消息 苗家的竹樂器主要有蘆笙和夜簫,蘆笙是苗族人民特別喜愛的一種古老的吹奏樂器。哪里居住有苗族那里就必有蘆笙。每逢喜慶節日,苗族同胞都要吹蘆笙曲、跳蘆笙舞。而今,蘆笙已成為苗族人民節日必不可少的樂器,它是苗族人民文化生活的象征,更是苗族青年男女愛戀的媒介之一。夜蕭是榕江、從江、丹寨一帶苗族人民獨特的求愛媒介,在這些地區流傳由來已久。秋后閑暇時節,本村寨姑娘一般都集中到某家為伴,或與長輩學歌,或互教互學做針線活。每當夜幕降臨,月光皎潔的夜晚,苗族后生小伙們便三五成群相邀到姑娘集中地游方,他們來到村頭寨尾,姑娘家們屋前,吹奏起悠揚悅耳的夜蕭,一曲終了如姑娘不應聲,再吹奏下一曲,直到打動姑娘,起來開門為上。如果姑娘對來者感興趣,愿意接納客人進屋,就開門迎他們進屋,唱歌擺話,如果不接納就閉門不語。一般是不會拒絕客人到來的。
竹生產用具主要有簍(漂簍、彎簍)、撮箕、斗笠、扁擔、水枧、篆、豬籠、雞鴨籠、魚罩、魚簍、背簍,糞籃、釣魚竿等;生活用具主要有飯囿、隔篩、簸箕、籃子(菜籃、搖籃)、背籠、烘籠、筷子、竹椅、曬席、酒提,米筒、竹掃帚、煙袋桿等;竹工藝品主要有鳥籠、針線籃等。可見在苗鄉竹的用途相當廣泛,那些精通一些制作或編織手藝的苗家人,按需要,信手拈來,大竹(楠竹)則編些工藝要求不高諸如糞籃、撮箕等之類的用具,細竹、且質優的就編工藝要求較高的如斗笠、飯圃等用具,特殊的樂器如蘆笙、夜簫就用特別的專用竹(蘆笙竹)。即使竹在苗家的生產生活中用途極其廣泛,但也不是所有的竹都能隨心所欲的用,所有人都能使用好,必須有一定的手藝才能編、制出工藝精巧、美觀大方的竹制品來。
苗家日常生產生活中離不開竹制品,竹在苗家生產生活中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和作用。竹制品不僅耐用,物美價廉,用它來盛裝東西,是一種無毒無害對環境無污染的生態工具,倍受苗族人民喜愛。(龍見巖)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