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2012年“多彩貴州”旅游商品設計大賽、旅游商品能工巧匠凱里地區選拔賽暨旅游商品展銷大會(簡稱“兩賽一會”)在凱里市鴻睿酒店一樓展廳舉行,來自凱里及周邊縣市的400多名旅游工藝品能工巧匠參賽,1500多件民族民間工藝品參展,吸引國內外眾多商家眼球。“兩賽一會”成為鏈接民族民間工藝人、公司和市場的橋梁和紐帶,有效促進民族旅游商品經濟大發展。
凱里苗妹銀飾有限公司帶來了銀質茶葉罐、茶壺、茶杯和具有黃平、施洞、雷山等地特色的各種銀帽和苗族服裝,這些展品工藝精巧、流光溢彩,令慕名而來的眾多買家駐足觀瞻,贊不絕口。苗妹銀飾有限公司是保護、發掘和發展貴州少數民族飾物文化,集銀飾圖案研究、刺繡工藝開發、產品市場營銷為一體的綜合企業,公司董事長唐勝蘭女士憑借自己對民族文化的了解和事業的追求,召集來自民間的幾十名自身制作藝人和數百名營銷人員,擁有自己的生產線,不斷拓展營銷渠道,擴大營銷網點,使公司產品遠銷北京、廣州、昆明等大中城市并遠涉東南亞各地。
來自凱里的60多歲民間苗族剪紙藝人楊勝學把他多年來的得意之作帶到現場,其中有反映苗族起源歷史的剪紙作品《蝴蝶媽媽》、《祖先姜央》,《戰神蚩尤》,和反抗壓迫的苗族英雄《張秀眉》等,這些作品每一件都有一段可歌可泣的傳奇故事。據楊勝學介紹,苗族以前沒有文字,無法記錄歷史和現狀,我們的歷史故事和生產生活經驗靠口口相授,代代相傳。苗族剪紙彌補了沒有文字的缺憾,成為記錄歷史、反映生產生活的有效手段。剪紙是用來制作苗衣花紋的刺繡模板,先把想要繡的事物剪出樣子來,貼在布料上,再沿著剪紙的紋理一針一線繡出來。楊勝學說:“參展不一定要獲獎,關鍵是讓商家發現我的作品,產生經濟效益,有益于苗族剪紙工藝得到傳承”。
一件香型古色的木雕吸引了眾人的眼光。這件木雕高大約20長厘米1米,模樣古樸,雕刻著一位苗族老農帶著鳥籠在層層梯田上辛勤犁田的景象,這件作品屬于凱里市坤宇民族產品開發有限公司。公司負責人楊坤介紹,這件作品叫《月亮山的老阿爹》,是用黔東南地區特有烏木中千年以上的金絲楠木根雕刻而成,它反映了月亮山上的苗族同胞辛勤、淳樸、恬靜的田園生活。坤宇民族產品開發有限公司一共帶來了7件具有苗侗民族特色的木雕作品參展,即:《月亮山的老啊爹》、《金絲楠牛角》、《白蟾吞月》、《金鯉戲水》、《虎嘯山崖》、《麒麟送子》和《水果拼盤》。這些作品都記載著苗侗人民對自然的信仰,對美好生活的熱愛和追求。楊坤希望通過此次展會讓公司作品得到買家欣賞并能賣個好價。(楊航帆 楊光清)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