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家寶總理與劉喬英代表親切交談。 白熒 攝
深情牽掛 殷殷囑托
——溫家寶總理看望貴州代表團代表紀實
金黔在線訊 3月7日晚,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來到十一屆人大五次會議貴州代表團駐地,親切看望我省全國人大代表,同大家座談交流。他強調,貴州的干部群眾要進一步堅定發展的信心,增強克服困難的勇氣,發揚“艱苦奮斗、不怕困難、攻堅克難、永不退縮”的貴州精神,拿出“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工作干勁,堅持不懈艱苦創業,抓住機遇加快發展。
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辦公廳主任令計劃,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桑國衛,最高人民法院院長王勝俊作為貴州代表團代表參加座談。
總理深情牽掛走過的貴州山水、看望過的困難群眾
7日晚7時50分,溫家寶總理面帶微笑,來到貴州代表團會議室,同代表們親切合影。
剛落座,總理就說:“我很想到貴州代表團來看看,由于時間安排太緊,只好抽晚上的時間來看望大家,聽聽大家對政府工作的意見,耽誤了大家休息,很過意不去。”
溫暖的開場白之后,總理問:“畢節的代表來了沒有,我想聽聽畢節的發展情況。”
畢節市委書記秦如培代表匯報了總理一直惦記的3件事情。一是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關心下,貴州啟動了農村危房改造試點工作,畢節市今年可以全面完成這項工作,受益人數達到260多萬,群眾發自內心感激黨的好政策,把“共產黨萬歲”刻上了新落成的屋頂。二是畢節市今年解決129萬戶安全飲水問題,到今年底就能徹底解決400萬人飲水安全問題,群眾再也不用為喝水發愁。三是畢節市農村低保、養老保險、農村新型合作醫療保險全面實施,季節性缺糧補助等民生問題有效解決。秦如培說,現在,畢節市發展勢頭非常好,最盼望加強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特別是鐵路建設,繼續加大退耕還林力度,保護好兩江上游生態屏障。
溫家寶動情地回顧了自己在畢節調研的經歷。他說,1996年冬天到畢節調研,當時剛下過大雪,到處都是冰。在一個村里調研,聽到村民訴說當地養豬豬死、養雞雞瘟,種包米長不大的惡劣條件。那次入村調查,我真切感受到,農村太需要科技人員。從畢節翻山越嶺到赫章縣,有群眾告訴我,種煙交稅,不種煙也要交費。我覺得農民負擔太重了,迫切需要解決。交通問題我深有感觸,的確需要下大氣力徹底解決。
總理又問:“凱里市有沒有代表?我想了解雷公山的情況。”他說,1997年到凱里調研,走了幾天,看了一些地方土地貧瘠,部分群眾食不果腹,沒有錢花、也沒辦法,當時心情很沉重。而在雷山縣雷公山腳下,當走進一戶青年農民家里,發現這戶人家不僅種糧食,還種點生姜、栽點果樹。生姜收獲后埋起來,等到春節再賣,能多賣點錢。這件事情讓我覺得,即使是再貧困的地方,只要有點文化,有點創業精神,還是有出路的。離開時,那對夫婦說的話至今還記得。他們說,如果光要政府救濟,或者到外面打工,不是說不能活下去,也不是掙不到錢,但是孩子今后怎么辦?他們是想給孩子找一條生路,讓他們今后靠自己也能生活下去。
總理說:“這段話讓我銘刻在心。算來這對夫婦現在已經四五十歲了。我惦記著他們,惦記著雷公山區域群眾的生活。”
黔東南州州長李飛躍代表告訴總理,得益于黨的好政策,現在整個黔東南州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最明顯的變化有三個:一是旅游業發展迅速。雷山縣西江千戶苗寨去年旅游人數超過200萬人次,僅此一項人均現金收入就超過5000元。二是雷山縣產業種植漸成規模,老百姓種茶致富闖出了一條路子。三是外出務工人員比較多,思想觀念也發生了深刻變化。李飛躍說,我們要進一步加大生態移民力度,下決心把雷公山深山區群眾搬出來,從根本上改善他們的生產生活條件,幫助他們在工業化、城鎮化進程中實現就業、增收致富。
溫家寶一邊問,一邊詳細記錄。聽到貴州面貌發生巨大變化,群眾逐步過上了好日子,不時露出開心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