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衛生室
五保戶張明賢老人右股骨骨折后在湄潭縣中西醫結合醫院得到了很好的醫治
門診醫生為村民診斷病情
大力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
醫改啟動以來,我省堅持“保基本、強基層、建機制”的基本原則,努力緩解“看病貴、看病難”問題,人民群眾也享受到了更多更大的實惠。
2011年,政府對新農合補助標準提高到200元,參合農民政策范圍內住院費用報銷比例達70%,農民就醫費用自付比例不斷降低,從53.4%下降到43.2%,統籌基金最高支付限額由2萬元提高到5萬元以上。
2011年6月底,全省1499家政府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全部實施國家基本藥物制度,比國家要求提前三個月實現全省覆蓋。在國家確定的307種基本藥物的基礎上,我省累計遴選增補了231種基本藥物,總數達到538種。對基本藥物實行集中招標采購,招標采購價格與國家指導價相比有較大幅度下降。同時,將基本藥物納入新農合報銷范圍,報銷比例高于非基本藥物5-10%。并啟動了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綜合改革,“堅持公益性、調動積極性、保障可持續”的運行機制正在逐步建立。
省政府確定了22家公立醫院改革試點醫院,開展體制機制綜合改革探索,在全省所有三級公立醫院實行預約診療服務,優化門診診療流程,開展優質護理服務,公立醫院改革取得初步成效。
人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標準提高到25元,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增加到10類41項。進一步規范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預警、報告、處置的標準和程序,為各類事故災難提供及時有效的應急醫學救援,為“九屆民運會”、“酒博會”及“民企助推發展會”等重大活動提供有力醫療衛生保障。不斷完善食品安全綜合協調機制,加強食品安全監管,努力維護群眾健康與生命安全。
同時,緊緊抓住醫改重點難點抓突破、抓亮點,全省城鄉居民健康檔案規范化電子建檔率2011年10月達到50.25%,提前4個月完成國家規定的50%的目標,陳竺部長專門發來賀信表揚,我省還在全國會議上作了經驗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