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近日從州知識產權局獲悉,為加強對我州地方特色產品的保護,提升我州特色產品的知名度和質量,促進產業結構調整,打造具有資助知識產權的民族品牌,我州積極做好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申報和開展標準建設試點工作,并將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申報工作列入州政府2012年50項重點工作。
截止目前,全州申請地理地理標志8個,“劍河鉤藤”、“從江香豬”、“黎平香禾糯”、“丹寨硒鋅米”、“三穗鴨”6個產品獲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鎮遠古鎮及西江苗寨旅游標準化項目,被列為國家試點。
地理標志是表明一種商品來源于一成員方地域內,或此地理內的一地區并且該產品的特定品質、信譽或其他特征,主要與該地理來源相關聯的標志。據知識產權局局長劉德卓介紹,地理標志指一個國家特定的地理名稱,和這個地方的地理環境和自然條件有關,實際是一個產品的認定標志。
地理標志的獨特性使地區資源能轉化為經濟優勢,為使地理標志轉化實施,提升產業發展潛力,實現產業化,將資源優勢轉變為經濟優勢,我州積極推動地理商標的申請、注冊和培育。積極鼓勵農業企業申報地理標志,逐步形成“公司+商標+農戶”的產業模式,利用知識產權促進農民增收。
我州的“劍河鉤藤”、“從江香豬”、“黎平香禾糯”、“丹寨硒鋅米”、“三穗鴨”等地理標志商品已實現產業化。劉德卓告訴記者,現在三穗鴨的整個產量在200萬羽以上,形成養殖產、繁殖場、千里山鴨產業加工地還有旅游加工廠等,從養、到加工到銷售都形成了一個產業鏈,促進鴨產業的發展。從江香豬也是形成月亮山一片的加工銷售產業化,主場在從江,從江香豬已經成為老百姓的主要收入,從江香豬不僅銷售到州內,還遠銷上海、廣東,促進了我們社會經濟的發展,促進老百姓致富。(凌忠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