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黔東南州環保局獲悉,截止7月31日,州市環境監測站已完成7月份對全州16個縣市的25個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監測,均達到國家標準,合格率為100%。
本次監測分為地表水和地下水兩種。其中,天柱(高明山、燕窩)、黎平(三什江、五里江)、三穗(大山溝、獅子腦)、錦屏(天堂)、丹寨(泉山、劉家橋)、榕江(歸久水庫、三角井)、岑鞏(禾山溪)、凱里(金泉湖)等地的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達到Ⅲ類;雷山(龍頭河)、施秉(平寧)、臺江(打巖溝)、劍河(南腳溪)等地達到地表水環境質量Ⅱ類標準。
此外,在對地下水監測方面,鎮遠(犀牛洞)、凱里(龍井水廠)達到地下水環境質量Ⅲ類標準;麻江(翁威馬龍洞、谷賓)、黃平(龍洞榜、雷打巖、響水橋)達到地下水環境質量Ⅱ類標準。
本次地表水及地下水的監測標準為GB/T14848-93,結果分為五類。Ⅰ類,主要反映地下水化學組分的天然低背景含量。適用于各種用途。Ⅱ類,主要反映地下水化學組分的天然背景含量。適用于各種用途。Ⅲ類,以人體健康基準值為依據。主要適用于集中式生活飲用水水源及工、農業用水。Ⅳ類,以農業和工業用水要求為依據。除適用于農業和部分工業用水外,適當處理后可作生活飲用水。Ⅴ類,不宜飲用,其他用水可根據使用目的選用。(王紹旋 吳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