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黔東南州紀檢監察機關緊緊圍繞大局,堅持標本兼治、綜合治理、懲防并舉、注重預防的方針,全力推進懲防體系建設各項工作,反腐倡廉建設取得明顯成效,為推動全州經濟社會加快發展提供了堅強的政治保障。
一是圍繞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建立健全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2008-2012年工作規劃》,加強組織領導,確保政策的執行力。在貫徹落實《規劃》中,切實做到了組織領導、責任分解、督促檢查三加強,全州實現了“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紀委組織協調,部門各負其責,群眾支持與參與”的工作格局,確保懲防體系建設穩步推進。
二是圍繞創新方式,深入廣泛宣傳,確保教育的說服力。在工作開展過程中,不斷創新方式,積極構建新平臺和載體開展反腐倡廉教育,著力在宣傳教育對象、宣傳教育內容、宣傳教育形式三方面下功夫,使全州人民在潛移默化中接受了廉政教育,呈現出干部競相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的良好局面,全州經濟社會持續穩步健康發展。全州生產總值從2007年的199.03億元增加到2011年的383.63億元,增長1.93倍;全州財政總收入從2007年的18.9億元增加到2011年的63.14億元,增長3.34倍。
三是圍繞建章立制,加強體系建設,確保制度的約束力。圍繞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清淤排障,保駕護航,不斷加強反腐倡廉制度建設,創新和完善了反腐倡廉的制度體系,反腐防腐規章制度逐步健全,初步形成了懲防體系法規制度的基本框架。
四是圍繞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加強權力監控,確保監督的制約力。發揮專項執法監察在重點領域、關鍵環節的規范作用,不斷加強對行政權利運行和行政行為的監督和制約。重點對土地礦產資源的審批出讓、工程建設領域和政府采購招投標、國有資產處置等重點環節加大了監控力度,從源頭上遏制腐敗現象發生。扎實開展對房地產開發違規變更規劃、調整容積率和土地、探礦權、采礦權出讓違反招標拍賣掛牌規定的專項清理,自2007年以來清繳土地出讓欠款37500萬元,追繳房地產違規項目規費、罰款12900萬元。
五是圍繞簡化程序,加強提高服務效能,確保改革的推動力。在加快推進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基礎上,穩步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財政、金融和投資體制改革,進一步簡化了辦事程序,提高各級各部門的服務水平,經濟社會發展環境得到進一步優化,全州招商引資簽約資金從2007年的240.33億元,增加到2011年的4081.5億元,增長17倍;到位資金從2007年的50.03億元,增加到2011年的412.81億元,增長8.3倍。
六是圍繞專項治理,加強政風行風建設,確保糾風的矯正力。緊緊圍繞行政效能監察,突出優化環境,創造性地設計開展了“發展環境創優工程”,以尋標—對標—定標—達標“四標”為抓手,以千戶企業評政府、萬名干部評窗口、社會各界評環境“三評議”為杠桿,著力開放深化政務服務、效能建設和推進“簡、優、限”改革,讓客商和老百姓真正體會良好的發展環境和生活環境。全州1076個單位參加環境建設年活動,州、縣(市)分別成立了“經濟發展軟環境投訴中心”,自2007年以來,全州共排查出各類問題521個,制定整改措施720余條,全面完成了4個方面25項重點工作。
七是圍繞預防為主,加強案件查處,確保懲治的威懾力。各級紀檢監察機關以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為己任,在預防和懲治上同時著力,在全省率先成立了預防腐敗工作專門機構——黔東南州預防腐敗工作協調指導中心,負責全州預防腐敗工作的組織協調、綜合規劃、政策制定、檢查指導。同時,認真查處了一批大要案,取得了較好的教育和震懾效果。自2007年以來,全州紀檢監察機關共受理信訪舉報11506件次,初核2792件,立案1786件,給予黨紀政紀處分1823人(移送司法機關278人),其中縣處級干部43人,為國家挽回直接經濟損失3億多元。(州監察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