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日至24日,由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區域環境變化綜合探測與模擬研究室主任邵全琴為組長的國家生態補償示范區建設發展規劃調研組到我州,對生態補償示范區建設工作進行調研。21日,調研組在凱里市與我州舉行座談會,州委常委、副州長許新橋出席會議。
會上,許新橋就我州生態補償示范區建設工作情況作了介紹。他說,我州積極組織相關部門和專家,圍繞建立生態補償示范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展開了各項前期基礎工作。按照布局,我州突出綠色生態和特色優勢相結合,著力構建以生態工業為主、生態農業和生態文化旅游業共同發展的生態經濟體系;努力構建生態型城鎮發展格局,堅持生態優先的原則,將生態建設貫穿在城鎮化的進程中;探索建設現代基礎設施優先發展示范區,以生態文明理念構建全方位網絡化的現代交通體系;共享生態保護補償成果,努力實現社會公共服務均等化;增強提供生態產品的能力,加強生態建設和保護環境,繼續實行天然林保護、封山育林、植樹造林、退耕還林等工程。
調研組認為,我州植被保護完好、環保意識強、發展思路正確,并對如何做好生態補償示范區建設提出了許多寶貴的意見和建議。調研組要求,黔東南州在注重經濟發展的同時,始終把生態保護建設作為促進科學發展、跨越發展的重要保障,積極促進資源開發、環境保護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在發展林業經濟、文化旅游保護和發展、小流域治理工作等取得很好成效。同時,希望黔東南要積極做好生態補償示范區范圍的明確,要有選擇性地發展工業,減少污染,充分依托良好的地理環境優勢,發展高端生態精品農業,走現代精品農業的道路。
在座談會結束后,調研組一行還將赴施秉、鎮遠、劍河、臺江、雷山等縣實地查看環境保護、生態建設和生態移民生產生活等情況。(邱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