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京華時報訊 開音樂會、當校長、搞基金會、做音樂普及,讓音樂家郎朗每天忙得不亦樂乎。4月14日在國家大劇院舉辦的公益大師課結(jié)束后,郎朗被來自各方的人員圍在大劇院內(nèi),以平均半個小時完成一項工作的速度完成著各種角色的轉(zhuǎn)換。面對最近出現(xiàn)的負面新聞,郎朗斬釘截鐵地說:“是誤解,不是爭議!倍鴮τ谶@些爭議或者誤解的處理,郎朗表示:“沒有時間,把音樂彈好、把專業(yè)做到最好,是最好的證明方式!
關(guān)鍵詞 公益大師課
做公益緣于兒時夢
郎朗回憶,在國家大劇院舉辦公益大師課,這已經(jīng)不是第一次了,“早在大劇院建院之初,我就在國家大劇院舉辦過公益演出,所有資金都進入國家大劇院的教育基金里。”郎朗說:“時隔四年半,雖然時間并不長,但我覺得這項工作很有意義!
談到在大師課上與自己合作的幾個小琴童,郎朗說:“在臺上演奏的4個小朋友是我的深圳音樂世界和國家大劇院共同選拔出來的,他們的態(tài)度讓我很敬佩,看到他們就想到自己小時候。尤其是演奏莫扎特音樂的兩個小朋友,他們彈得非常好。因為莫扎特作品最難彈,他的音樂里透著最復雜的性格、音樂特點,需要對音樂有很好的控制力,多一點點就走形,少一點點就很難打動你!痹诮o予肯定的同時,郎朗也一針見血地指出小琴童身上的問題,“其實我指出的問題都是比較基礎(chǔ)的,比如說音樂里的標點符號,音樂里的句法、文法,但這些細微的問題能影響到他們將來是否能成為一個真正的音樂家,決定他們以后學鋼琴的態(tài)度。這些問題在以后自己學校的學生培養(yǎng)上,我都要在這些方面大力抓!
對于做公益,郎朗提到這是自己小時候的一個夢想,他說:“我從小就希望以自己的能力、時間做一些音樂的普及。我現(xiàn)在美國也有自己的基金,我們資助了10個小朋友,我們也在致力開發(fā)一種新軟件,希望通過學校的普及,以一種不是很刻板的方式讓大家嘗試,感受到音樂對他們的震撼、啟發(fā),因為音樂一定不是讀懂的,音樂一定是要聽懂的。”
關(guān)鍵詞 社會角色
化解古典樂老齡化
此次回國之前,郎朗進行了兩個多月的歐洲巡演。而舉辦公益大師課的第二天,他就要飛赴倫敦,參加倫敦國際圖書展“中國主賓國”的開幕式演出。在這些演出中,郎朗創(chuàng)造著許多第一,比如是第一個登上芝加哥歌劇院舉辦獨奏音樂會的人,6月初也將是唯一一個在英國女王登基紀念音樂會上演奏的中國人。
在每年180多場音樂會的演出間隙,郎朗還擔任著各種各樣的社會角色,像最近剛剛出任國家大劇院的“古典音樂頻道推廣大使”,深圳的形象大使等等。對于這些角色,郎朗表示,自己很喜歡做與音樂和公益相關(guān)的工作。郎朗說:“我覺得我有責任用音樂影響更多的人,比如我認為現(xiàn)在古典音樂在歐洲有很嚴重的老齡化問題,年輕人不聽古典音樂,那就需要用各種渠道讓他們知道、了解古典音樂。讓他們知道為什么要去聽、聽什么,而這些如果只彈琴,只跟音樂去對話,是很難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