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天柱為切實抓好安全生產,有效防范各類事故的發生,重拳出擊,狠抓安全生產,在更高層次上推進新一輪“平安天柱”創建,打出群眾安全感和滿意度,進一步提升該縣文明水平,為經濟社會平穩較快發展提供可靠的外部保障。
據了解,該縣強化安全宣傳,安全意識深入人心。截止目前為止,該縣散發安全生產各種宣傳資料、知識手冊50000多份,發放水杯、圍裙等安全生產宣傳產品10000余份;利用移動、聯通、電信網絡向干部、群眾發送安全生產信息12000余條;投入資金15.5萬元為礦山企業制作安全警示標牌4820塊,印制企業技術操作手冊、圖片等宣傳資料26800余份(套),向群眾及企業發放宣傳資料16700余份(套);全縣已出動宣傳車447臺次,有線電視滾動播放相關內容760多分鐘,政府網站登載相關工作信息32條,張貼懸掛宣傳橫幅320多條(幅)。
該縣緊緊圍繞“安全生產年”活動,全面推進煤礦、道路交通、消防等重點行業領域的安全生產專項整治工作。
煤礦方面該停的停該關的關。對9個關閉煤礦實行停電、停供火工品和對蓮花坪煤礦實施關閉。
狠抓道路交通安全。對機動車輛超載、超速、酒后駕車、疲勞駕駛、無牌無證等交通違章行為進行了查處,共檢查客運汽車13萬多輛次,檢查行包15萬多個,發現危險品12起。加大稽查工作力度,稽查車輛256輛次,共檢查車輛3214輛,查處136輛,停運整改1輛。查處各類道路交通隱患489起,處罰369人。重點對縣客運站、黔嶺公司、凱運司天柱分公司和汽車維修行業的安全狀況及道路隱患進行了全面檢查,共查出安全隱患46條,責令現場整改40條,限期整改6條。針對838縣道存在安全隱患的路段撥付整修資金26.5萬元進行整修。
消防安全檢查嚴把關。對799個社會單位場所進行消防安全監督檢查,發現火災隱患或消防違法行為1408處,下發《責令整改通知書》940份,下發《重大火災隱患整改通知書》6份,督促整改火災隱患或違法行為1414處,下發《臨時查封決定書》18份,責令“三停”單位8家,下發《行政處罰決定書》20份,罰款22.25萬元,刑拘5人。鄉鎮組織檢查組192個,檢查企業724家(處),打擊違法違規行為145起。
嚴查非煤礦山、危險化學品和煙花爆竹。對全縣非煤礦山、危險化學品和煙花爆竹進行了檢查,查出安全隱患126處,落實整改126處。聯合開展了煙花爆竹銷售和儲存等環節的安全檢查,檢查經營網點133個、280余次,儲存庫1個,共查處煙花爆竹非法違法經營4起,非法運輸2起。
食品衛生安全檢查緊抓不放。對全縣餐飲業和學校等領域進行了25次全面檢查,重點對賓館飯店、超市、集貿市場的食品攤點、食品經營加工銷售點、學校等餐飲行業進行安全檢查。發現安全隱患48條,責令現場整改40條,限期整改8條。
加強供電安全監管。縣供電局組織相關部門及人員對全縣重點用電企業及部門的安全用電情況進行現場作業糾章189次,查處違章行為9起,累計安全生產2916天。
加強地質災害巡查。對全縣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進行了部署,共進行巡查30次,對全縣18處重要地質災害隱患點防災措施和責任落實情況進行了督查落實,對受威脅的群眾和單位下達防災避險明白卡,在隱患點設立了警示牌。
對特種設備檢查更嚴格。檢查特種設備使用單位98家次,檢查特種設備180臺次;檢查了在用電梯20臺31次,排查安全隱患12個,下達安全監察指令書4份,責令現場整改8個,限期整改4個,依法停止使用特種設備12臺,拆除并注銷特種設備3臺,處罰金2萬元。督促2家特種設備使用單位履行特種設備安裝告知手續,督辦電梯使用單位1個。
檢查民爆物品安全不放松。加大對危險化學品、民爆物品運輸、煙花爆竹儲存和使用單位的從業資質、從業人員資格及運輸車輛等方面的檢查,共組織檢查組624個,排查安全隱患263條,已全部整改完畢,查處違規、違章行為8起。
職業衛生監督不放過,完成職業申報74家,共體檢了564人,存在職業禁忌癥的有27人,存在疑似塵肺有39人,其中23人為崗前體檢,16人為崗中體檢,涉及5個公司,其中有15人已到省州診斷機構進行了復診消除疑似。
建筑施工安全檢查不馬虎。全縣在建工程項目48個,檢查下達安全隱患整改通知書214份,下發停工整改通知書3份。組織力量對天柱工業園區建筑施工企業、三黎高速公路天柱段建設施工現場進行了安全檢查,發現安全隱患3條,責令現場整改2條,限期整改1條。
水庫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工作不松懈。對小(二)型以上26座水庫進行了全面排查,存在安全隱患問題的有15座(其中:大壩存在安全隱患問題的水庫有5座,存在其他安全隱患問題的水庫有10座)。組織人員對27座電站進行了安全隱患排查,共發現安全隱患9條,整改了9條。對因維修資金較大,未能及時進行整改的高空、叢溪、中團、金雞沖等四座水庫采取放空運行。(陳光昌)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