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一個女人,珍視悠閑時光(Slow),擁有生活的激情(Inspiration),時刻保持現代(Modern)精神,把現在(Present)的每一刻都過得有聲有色,懂得在適當的時候做減法(Less),擁有優雅(Elegance)的姿態和內心——她就是一個S.I.M.P.L.E.女人。
我們曾經很害怕“簡單”。廣告詞中刻意強調某產品“簡約而不簡單”。樣板戲里夸人的說法是“這個女人不簡單”——在當時的語境里未必是褒義,而對我們來說,“不簡單”三個字里包含了多少誘人的標準啊。時過境遷之后——簡單,究竟是成功的反面,還是幸福的必經之途呢?
做減法,減什么?
時下在很多行業里,“做減法”的口號漸漸成為一種風潮——注意,是口號。人們的頭腦習慣了做加法的思維方式,一旦要做減法,真的不知所措,不知道該減什么。如果盲目地減去了不該減的,留下了可以不留的,那么此產品便成為了一個廢物——好可怕,我們的生活更是如此。
正是這個原因,讓我們猶豫不決,或根本就不去想做減法的事,而是加呀加呀加。這個我所欲也,那個我所求也,什么都想要,什么都兼顧,最后累到半死,但什么都沒能得到最好的。如同網絡上流傳的一個傷心的說法,活在簡體字時代的我們,是“親不見,愛無心,鄉里無郎,飛單翼”——細想可怕。
如此看來,正確做減法不僅需要狠心,更需要智慧,這可比讀書時代的數學題難多了。因為一不小心減錯了,再回首,就是百年身啊,親!不過,也有人不躊躇,幾年前有本非常暢銷的書,國內譯名為《一輩子做女孩》,英文名為“Eat·Pray·Love”。作者把生活利落地做了減法,只留下飯、禱、愛這三項,結果找到了生活的真諦和內心深處的平靜幸福。
借鑒下這本書的思路,我們可以思考下在自己的生活中,如果減得只剩下三樣,那應該是什么?當然,只是思考而已。每個人的經歷都是不可復制的,就像此書的作者不要丈夫和孩子,而我們并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這點;此書作者周游世界是有出版社贊助的,我們嘛,咳咳,是可以出去旅行,但也要適度。
瞧,就算是我在寫一篇勸你做減法的文章,也難免為到底減去什么而顧慮重重。那么讓我們把求助的目光投向跟“Eat·Pray·Love”有關的另一個女人——朱莉婭·羅伯茨——她主演了同名電影。這位曾被稱為世界上最有女人味的女人,近幾年減少了電影方面的產出,因為她要好好享受與孩子們在一起的家庭時光——Slow;遇到讓自己真正心動的角色就會毫不猶豫地嘗試,前提是真的有挑戰性,比如《白雪公主之魔鏡魔鏡》中的惡毒王后——Inspiration;有個性,有主張,有氣場——Modern;她抓住每一個當下的機會——Present;她把生活精簡——Less;她的生活中沒有肉毒桿菌和整容刀,可是每次出場總是成為焦點,演繹著時尚和美麗——Elegance。這樣說來,只要遵循S.I.M.P.L.E.的原則,減什么,似乎也不是不可解的難題。
減去那些表面上重要,其實只是浮光掠影的應酬;減去那些耗費心神,卻不能帶來更多成就感的工作;減去那些不真心的愛人和朋友,更重要的是,減去那些只為虛榮或自己都不知道為什么的無謂欲望。留下真正給你激情和夢想的工作,你靈魂所在的愛戀,以及讓你快樂得如同孩子一樣的愛好,這些東西不僅不減,還要做加法,做乘法,讓它們變得更多更充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