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一
零售肉價一般反應滯后
自去年9月以來,廣東的生豬出欄價已由高峰時的10.1元/斤,下降至目前的7.9~8元/斤,降幅已經超過了20%,為何零售終端的豬價依然鐵板一塊呢?
記者在廣州價格信息網上查詢了廣州幾大市場的數據后發現,生豬批發價格和總肉批發價之間的價差,在去年6月之前,一般都在3元/斤以下,低的時候只有2.6元左右。然而從去年7月開始,隨著豬價的飆升,該價差也飆升至3元以上,高的時候在去年7~8月,達3.6元/斤左右。批發市場的價差波動,有20%~30%的幅度。上周五,該價差回落至2.9元/斤。
嘉禾生豬批發市場總經理黎桂滔對本報記者分析稱,之所以出現這種波動,是因為市場內的總肉批發商們會根據市場供求情況來調節價格,如去年7月、8月,由于豬源少,市場需求大,因此批發商拉大了價差,而現在,貨源比較充足,但需求卻因建筑工地和工廠大面積停工而需求減少,因此批發商也不得不降低價差出貨。
總肉批發價與零售肉價的價差波動幅度更大。余麗芳表示,和生豬價相比,零售豬肉價一般都會反應滯后。
原因二
工價飆升制約物價回落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工價飆升也是制約肉價回落的一個重要因素。盡管去年豬價飛漲,但是由于工價飆升,內地省份養殖戶養豬積極性并未提高。
幾年前,湖南每年都有大量生豬供應廣東。然而今年春節期間,本報記者在湖南岳陽地區調查后發現,規模養殖場的積極性并不高。屢屢被“豬周期”戲弄的養殖戶們,擔心今年肉價大跌,甚至出現了淘汰母豬的現象。 湖南柏祥鎮明淑村的潘家良養了十幾年的豬,據其介紹,柏祥鎮的母豬淘汰率超過了50%。潘家良表示,由于母豬淘汰太多,估計今年出欄的肉豬與去年相比,要下降三分之一。
豬價預測
今年豬價
不會大漲大跌
對于今年的豬價,余麗芳表示,估計今年可能穩中向下,年中1~2個月有可能出現反彈,但是不會出現大幅的下跌。
廣州嘉禾生豬批發市場總經理黎桂滔則表示,現在經濟形勢不太好,很多建筑工地停工,而不少小工廠也關了門,豬肉的需求有所減少,而豬源充足,估計今年上半年的豬肉價格不理想,低迷可能要持續到6月份。
柏祥鎮種豬豬場老板李海東也表示,8元是供需基本平衡的價格,今年豬價應能穩定在8元以上。
中國豬業網分析師何中華分析稱,目前豬肉需求和供應基本平衡,豬價后市下跌空間有限,估計2月就將企穩,全年來看,豬價不會大幅上升,也難以大幅下跌,因為如果豬價大漲,國家會加大豬肉的進口來平衡,去年10月以來肉價的大跌,主要是受進口肉的沖擊。另一方面,豬價也難以大幅下跌,因為我國豬肉消費量大,而發達國家生產能力有一定限制,此次豬價上漲,是有散戶退出轉向規模養殖的產業轉型引起的波動,由于規模養豬場對土地和資金的需求大,需要有3~5年的過渡期,在過渡期,供求關系仍然是相對不充足的,過去散戶養殖為主的3年的“豬周期”可能會被打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