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6月1日電 中國官方今天公布《關于加快培育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的指導意見》。《指導意見》提出穩步推進金融國際化,研究允許符合條件的國際金融組織、境外貨幣當局和金融機構將持有的人民幣投資中國金融市場。
《指導意見》指出,要適度加快金融市場開放。擴大在境內發行人民幣債券的境外主體范圍。推進中資金融機構在境外開辦人民幣業務和人民幣金融資產境外發行。研究允許境外機構在境內發行股票、債券、基金等,逐步放寬境內機構在境外發行有價證券,拓寬境內投資者對外證券投資渠道。
《指導意見》稱,要積極穩妥推進資本賬戶開放,逐步實現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推進對外貿易、跨境投融資、對外承包工程和勞務合作等以人民幣計價和結算。推動境內人民幣市場對外開放。進一步與有關國家開展雙邊本幣互換,支持有意愿的經濟體將人民幣作為儲備貨幣,逐步增強人民幣的國際儲備功能。
《指導意見》提出,穩步推進金融機構國際化。在商業可持續、風險可控的前提下,支持符合條件的金融機構通過設立境外分支機構、并購等多種渠道,到境外開展業務。堅持以我為主、積極審慎,適時引入高質量境外機構投資者參與境內金融機構戰略性重組。
《關于加快培育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的指導意見》由國家發展改革委、商務部、外交部、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人民銀行、海關總署等八部門聯合制定。
《指導意見》稱,當前及今后一個時期,全球經濟結構面臨深度調整,圍繞市場、資源、人才、技術、標準等方面的競爭日趨激烈,中國發展面臨的外部環境更加復雜,迫切需要加快培育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
《指導意見》確定了優化對外貿易結構、提升利用外資水平、加快實施“走出去”戰略、完善區域開放格局、構建開放型創新體系、提高產業國際競爭力、穩步推進金融國際化、深化國際經濟合作等多項目標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