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化同步”是中國共產黨在十七屆五中全會提出的“在工業化、城鎮化深入發展中同步推進農業現代化”。“三化同步”對統籌城鄉發展,推動“三農”科學發展和全面小康社會建設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鎮遠縣立足自身優勢,以產業發展帶動人才聚集,以產業發展促進城鎮發展,走出了一條符合自身發展的“三化同步”之路。
高起點規劃,拓展城鎮發展空間
圍繞“工業強縣、城鎮帶縣”戰略,科學定位城鎮化發展,充分發揮該縣工業基礎較好、旅游業高度發達的優勢,以“立足黔東,輻射湘黔”為發展目標,強力打造黔東循環工業城和生態旅游宜居城市。完成了新一輪縣城總體規劃,《鎮遠縣城市總體規劃(2011-2030年)》、《黔東工業園區控制性詳細規劃》、《芽溪城市設計》、全縣12個鄉鎮總體規劃及110個村莊的村莊規劃編制陸續編制完成,村鎮規劃覆蓋率達到100%。在新規劃的指導下,鎮遠縣城鄉風貌整治、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城市管理等各方面工作邁上了快速發展的軌道。逐步確立了以白酒釀造、林化工、冶金、新能源、現代物流等產業為支撐的黔東經濟開發區發展格局;進一步加強了鎮遠古城生態休閑宜居城市定位,芽溪新區開發建設緊鑼密鼓推進。同時,城鄉協調和區域統籌得到加強,構筑了“縣城-重點鎮——般鎮-中心村”的城鎮圈層體系,城鄉發展的空間布局更加合理。
發展優勢產業,增強城鎮支撐功能
深刻把握“三化同步”的豐富內涵,該縣“工業強縣、城鎮帶縣、農業穩縣、文化旅游興縣”的發展戰略蘊含了三產聯動、城鄉協調發展的思想。以該戰略為指導,該縣著重以工業引領,不斷協調產業結構,逐步實現工業、農業、服務業三產聯動。以產業建設促經濟發展,抓產業集聚促城鎮化建設,實現了產業化與城鎮化的互動發展和良性循環。一是加速推進黔東經濟開發區建設、全面加強招商引資力度,促進工業產業發展;二是進一步完善鎮遠古城及周邊重點景區旅游基礎設施優化、大力實施城市風貌整治,提升旅游接待能力;三是借力于一事一議、新農村建設、烤煙產業發展等機遇,大幅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大力實施農業產業化建設,提升農業發展水平、提高農民收入。三產聯動,協同發展,有效促進了產業集聚,為城鎮化發展鋪平了道路。
加強城鎮管理,改善城鄉生態環境
實施了古城濱河棧道建設、青龍洞古建筑修繕、石屏山景區基礎設施建設及鐵溪景區環境整治等重點旅游服務提升工程,提升了旅游服務品位。為使城鎮的品位得到進一步的提升,進一步加強城鎮規劃建設管理工作,在各鄉鎮成立了“村鎮建設服務中心”,重點把好村鎮建設政策方針、技術、質量關,不斷加大執法監察力度。開展了環境衛生、違法建設、店外經營、戶外廣告四項綜合整治,對城鄉范圍內亂搭亂建、亂停亂放、亂擺攤的行為進行嚴肅處理,對縣城的占道經營、流動攤點、早餐夜市、亂貼亂畫、違法廣告、亂堆亂放等進行全面清理,杜絕“臟、亂、差”現象。城鎮管理的加強,城鄉生態環境的改善,創造了鎮遠城鄉優美舒適的宜居環境、靚麗整潔的旅游環境。
實施城鎮建設和人才培訓,加快推進城鎮化
加快建設黔東開發區工業城,加快發展旅游、商貿、建筑等服務業,大量吸納農村轉移的剩余勞動力。同時,大力實施“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陽光工程”、“雨露計劃”等勞動力轉移培訓,使農民工掌握基本職業技能,使之“進得來、留得住”,逐漸變為市民。通過盤活農村存量建設用地,積極推進土地流轉,大力實施土地整治工程,對實施的建設項目積極辦理流轉手續,加快項目建設速度,提高土地利用率,促進城鎮化進程。(劉開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