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菜,又叫灰灰菜,南方有些地方叫灰條子,古詩文稱之為“藜”。《史記》記載:“堯之有天下,藜糲之食,藜藿之羹”。這主要是說堯生活的清苦,但從另一個角度也說明食用灰菜的歷史悠久。現在仍被廣泛食用,它不擇地而生,到處都有。吃法也很多,可以用來包包子,蒸菜團子;也可以用來做湯,湯清菜綠,晶瑩如碧,調以海米、雞蛋,極開胃。然而,灰菜最精致的吃法還是涼拌:將灰菜切碎,開水焯過,加鹽、醋、味精,以海米、干貝等海味相佐,鮮美可口,風味不俗。
灰菜味甘、性平,具有清熱、瀉火、通便、解毒利濕、殺蟲的功效,還可以治痢疾、腹瀉、濕瘡、癢疹、毒蟲咬傷。所以,灰菜頭比較適合在夏天食用。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