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稱,安倍一直主張修改憲法。首先修改第96條的修憲程序,使修改其他個別條款變得更加容易。這也是今年夏季參院選舉中的一大焦點。但這樣不禁讓人擔憂,那些原本應該被好好珍惜的條款有可能會被刪除或曲解。這不僅是活在當下的這一代日本人的擔憂,也是涉及到子孫后代的大問題。
在日本,修改憲法需要參眾兩院所有議員三分之二以上的贊成票以及國民投票過半數的認可。而現在,自民黨等的“修憲論”試圖將“三分之二”的修憲提案標準降低至“過半數”。社論認為,這樣一來修改憲法就和提議修改普通法律的程序一樣,起不到限制權力的作用。而一旦關于“戰爭放棄”的憲法第9條被修改的話,恐怕憲法最根本的性質就會發生改變。這也正是反對修改憲法第96條的原因所在。
社論稱,與日本一樣,戰敗后重新制定憲法的德國,曾經歷過59次憲法修正。但其中明確標規定了絕對不可以修改的部分。那就是“人類的尊嚴不可侵犯”、“一切權利來自國民”等原則。因為這些原則體現了對法西斯獨裁政權、侵略別國及屠殺猶太人等罪行的深刻反省。
社論表示,過去日本天皇制時代由軍國主義所帶來的慘痛教訓。特別是憲法第9條,意味著日本對國際社會的鄭重承諾,即絕不再次犯下歷史上的那種錯誤。大部分日本國民,也都非常珍重這一重要原則。而自民黨主張修改第96條,其針對的目標不僅僅是第9條。憲法修改草案里也有可能會加入“強化約束國民權力”的條款。這是與立憲主義背道而馳的。
安倍晉三稱,修憲是“要把憲法還給國民”。因為修改憲法的難度太高,所以相當于剝奪了國民的投票權力。社論反駁稱,這一理論其實是偷換概念。如果有些條款需要修改,那就要對國民詳細解釋其必要性。然后國會反復、徹底地進行討論,以獲得各黨派大多數(國會議員)的理解和贊同。“如果完全不做這些努力,而是希望輕易地改變修憲規則,是不負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