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6月10日,納粹德國士兵在奧拉杜爾村屠殺642人,包括200多名年齡不到15歲的兒童。二戰結束后,法國領導人戴高樂將軍決定保留這座“鬼村”,作為納粹占領暴行的紀念場所,幸存居民在附近重建家園。
高克將成為首名訪問奧拉杜爾的德國領導人。
高克和奧朗德4日將訪問奧拉杜爾村廣場。屠殺發生那天,納粹士兵以檢查身份文書為由,把村民召集到這里,隨后把婦女和兒童鎖入一座教堂,把成年男子關入谷倉、作坊和車庫,用機關槍或毒氣殺害他們。只有5名男子和一名婦女幸存。
法新社說,高克對奧拉杜爾的訪問具有高度象征意義。1984年,時任法國總統密特朗與德國總理科爾共同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凡爾登戰役陣亡軍人紀念儀式,手拉手,象征兩國吸取歷史教訓、締結友誼。然而,奧杜拉爾屠殺留給當地人的傷痛太深,一個遇難者遺屬團體迄今反對任何德國領導人到訪。
三名依然在世的屠殺幸存者中,羅貝爾·埃布拉和讓-馬塞爾·達爾圖將陪同兩名總統訪問。埃布拉現年88歲,屠殺發生時19歲,納粹用機槍掃射時,他被壓在其他人的尸體下,幸免于難。他說,仇恨和復仇曾經長期占據他的內心。只是,“我們必須與德國人和解”。
2010年,一名歷史學家發現的一些文件顯示,6名涉嫌參與奧杜拉爾屠殺的納粹士兵依然在世,已經年過八旬,德國當局隨后按戰爭罪重啟調查。那些嫌疑人當年18歲或19歲,涉嫌下令村民在廣場集合。德國檢察官最終確認12名依然在世的嫌疑人,已經對其中7人提出起訴。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