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電 英國政府7日晚首次承認,政府曾向兩家公司發放化學品出口許可,允許它們在6年時間里向敘利亞出口可用于制造化學武器的氟化鈉。
就對敘出口氟化鈉數量和出口企業名稱,英國商務、創新和技能部拒絕回應。(陳立希)
長期供貨
英國《星期日郵報》8日報道,這些化學品出口許可從2004年7月開始發放,截至2010年5月。
下院武器出口控制委員會成員托馬斯·多徹蒂說,《星期日郵報》所披露的情況令人不安,英方任何時候都不應對敘出口氟化鈉這類化學品。
他告訴《星期日郵報》記者,最后一份出口許可尤其令人擔憂。“最后一份許可的發放時間在2010年5月。按行業標準,這些許可通常事先取得,交付還需四到五個月。”
這意味著最后一批氟化鈉的交付可能發生在敘利亞沖突升級之際。敘利亞2010年初爆發反政府示威,隨后演變為流血沖突。雙方激戰持續至今,使用化武傳聞見諸報端,政府軍和反對派互指對方動用化武。
多徹蒂說:“現在我們知道,在敘利亞內戰升級期間,英國企業在我們政府的支持下,提供了這種潛在的致命物質。”
無關化武?
英國媒體上周曝光,商務部2012年同樣發放這類化學品出口許可,但沒有用于對敘利亞出口。
英國商務部稱,批準對敘氟化鈉出口的出發點在于,這一化學品將嚴格應用于化妝品行業。不過,商務部拒絕公開所涉企業名稱。
一名商務部發言人7日晚說:“5份許可發給了兩家英國出口商。出于商業機密考慮,我們不能公開它們的名稱,最終買家是兩家敘利亞商業公司。”
這名發言人說:“所涉氟化鈉數量與(合同)所述化妝品生產最終用途相符,沒有理由把它們與敘利亞化武項目相關聯,就是這樣。”
然而,情報專家認為,是否關聯化武項目,現在斷言為時尚早。情報專家理查德·肯普說:“(敘利亞)阿薩德總統無疑轉移了合法進口的氟化鈉,用作化武制造……商務部2004年至2010年批準這類出口許可簡直不負責任。”
有失慎重
敘利亞沒有簽署《禁止化學武器公約》,據信儲備劇毒的芥子氣和沙林毒氣。
英國前外交大臣馬爾科姆·里夫金德譴責英方貿然出口。里夫金德說,英方明知氟化鈉有“雙重用途”,卻在制定出口政策時沒有相應限制,甚至出口到沒有簽署《禁止化學武器公約》的敘利亞。
利茲大學毒理學專家阿拉斯泰爾·海說,政府在敘政府可能著手化武儲備期間對敘出口氟化鈉,這令人困擾,“是商務部犯下的嚴重錯誤”。
下院武器出口控制委員會成員多徹蒂告訴《星期日郵報》記者:“我們正查看2010年晚些時候英國交付給敘利亞的氟化鈉,政府需要回答嚴肅問題。”
氟化鈉有多種用途,可用于牙膏等日用品生產,其中的氟也可在提取后與碳、氧、氫等合成沙林毒氣。沙林毒氣是一種神經性毒劑。1995年,日本奧姆真理教成員在東京地鐵釋放沙林毒氣,致12人死亡、大約5500人受傷。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