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所有人都知道,美國面臨的國際環境沒那么友好。美國《奧爾巴尼論壇報》7日稱,在G20峰會上,幾十個國家參加,奧巴馬只得到了加拿大、法國、土耳其和沙特4個國家的支持,峰會東道主普京得到了其他所有國家的支持。奧巴馬在那里沒有說服一個新的國家支持他的動武計劃。奧巴馬本想從峰會帶來獲得更廣泛國際支持的信息,為說服美國國會和美國人民增加動力,但結果“沒有什么可以秀的”。美國“伊朗人”網站刊文說,柏林墻倒掉之后,華盛頓的“單極時刻”成為流行,美國有機會在沒有蘇聯抵制下重塑世界,但本次的G20峰會證實,布什的戰爭以及之后的次貸危機有效終結了無可匹敵的霸權時刻,這不是說美國不在全球居主導地位,但表明美國需要在其他人的支持下才能行動。
英國《金融時報》4日曾刊文強調“世界需要美國當全球警察”。8日的德國《斯圖加特日報》卻刊文不滿“奧巴馬要取代聯合國”。文章稱,奧巴馬似乎決心采取軍事行動,即使沒有聯合國批準。如果出兵,美國軍事力量壓過國際規則,聯合國將成為無牙老虎。美國正在破壞世界。如果美國執意開戰,聯合國5個常任理事國的機制就形同虛設。在可預見的未來,國際社會需要新規則。聯合國會員國很難說服美國。從長遠來看,美國擔任獨唱演員,會給世界造成極大傷害。
“在錘子眼里,什么問題都是釘子。”BBC7日稱,敘利亞問題本質上是世界是否需要一個超級警察,美國是否應充當這一角色。不僅中俄,在印度、巴西、尼日利亞或日本,幾乎聽不到要求軍事干預的聲音。敘利亞的中東鄰國可能想要有人出手,但不愿自己承擔。t-family:宋體;mso-ascii-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mso-hans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月20日,奧巴馬在白宮稱,對我們來說一個紅線是化學武器的部署調動或者使用,這將改變我們的看法。文章說,不是基于美國利益而是基于這種聲明而參與戰爭,這顯然是君主政治的觀念——朕即國家,就如法王路易十四所說。聽上去就像一個被“敬愛的領導”統治的國家,他的話就是法律。總統的言論不構成宣戰,一個考慮不周的總統的言論也不應讓一個國家卷入戰爭,奧巴馬的聲譽可能面臨風險,但這不是美國的利益,因此不是要求美國人為之付出生命的理由。而烏干達《獨立報》題為“為道德轟炸”的文章說,奧巴馬今年3月聲稱“不能容忍對敘利亞人民使用化學武器”,為敘利亞劃下紅線,但他可能掉進自己設置的陷阱。不過,“由于擔心丟臉而攻擊另一個國家不是一個好的理由”。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