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日前在比利時皇家國際關系研究所發表題為《歐洲在變革時代中的作用》的演講,再次宣介俄羅斯的大歐洲理念。
在歐洲的政治中心,這位資深外交官回憶起比利時首位國王利奧波德一世作為俄陸軍將軍參戰的故事,還提及了國王與沙俄皇室之間的親緣關系。他數次將歐洲稱為“我們的大陸”,并說俄羅斯希望與“其他歐洲人”共建大歐洲。
新版俄羅斯對外政策構想中,對大歐洲理念有如下表述:作為“歐洲文明的一個不可分割的有機組成部分”,俄羅斯的主要任務是推進“從大西洋到太平洋的統一經濟和人文空間”的建立。
盡管西伯利亞與遠東廣袤無垠,盡管有輿論認為“雙頭鷹”已將更多目光投向東方,但“歐洲國家”一直是俄精英階層關于國家定位的主流觀點。
俄羅斯一直希望與歐盟盡快就互免簽證達成協議,其最終目的也是推動與歐盟的實際一體化。“融入歐洲”這一彼得大帝為俄羅斯人開啟的夢想延續至今。只不過,與蘇聯解體后“恭順”的大西洋主義相比,俄總統普京為俄羅斯的大歐洲坐標樹立了兩個新坐標軸。
其一,平等軸。拉夫羅夫在演講中直言不諱地指出,歐盟與鄰國發展關系時習慣于促使對方向歐盟標準靠近,但俄羅斯不以加入歐盟為目標,所以俄歐關系完全是另一種模式,應建立在“互利接近過程中相互關照歐洲空間兩個最大玩家”的基礎之上。
其二,歐亞聯盟軸。如今,俄羅斯領導人談論更多的是歐亞一體化,而不是歐洲一體化。拉夫羅夫表示,希望發展俄白哈關稅同盟等歐亞一體化組織與歐盟的關系。他還認為獨聯體國家一體化進程有助于建立“從里斯本到符拉迪沃斯托克統一經濟和人文空間”。
普京稱歐亞聯盟是“大歐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加入歐亞聯盟可以使每個成員“更快、更強勢地融入歐洲”。
有專家認為,普京力促歐亞聯盟的最終目的,是以平等身份與歐盟建立經濟、內部安全、外部安全與科教文4個統一空間。(郝薇薇)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