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在土耳其東南部靠近敘利亞北部邊境的加濟安泰普市,敘境外主要反對派力量“敘利亞反對派和革命力量全國聯盟”(簡稱“全國聯盟”)成立的“臨時政府”正式運轉。這個由艾哈邁德·托梅領導的“臨時政府”,在11日“全國聯盟”伊斯坦布爾會議上已經確定了12個“部長”職位中的9個人選,另有3個“部長”虛位以待。
有分析認為,敘“全國聯盟”組建的“臨時政府”,當前中心任務是向敘境內反對派控制區域提供保障服務,向逃離家園的敘難民提供救濟和幫助,并維護敘土邊境通道的安全和秩序。敘“全國聯盟”急于在境外成立“臨時政府”,目的是擴大自身的國際影響,加快反對派力量的整合步伐,向大馬士革施加更大政治壓力,并為未來接管政權做準備。
伊斯坦布爾會議結束時,“全國聯盟”決定有條件參加日內瓦會議,使山頭林立的敘反對派能夠有比較具有代表性的一方與敘政府談判。但實際上,反對派內部對參會似乎并未達成最終共識。“敘利亞全國委員會”領導人賈邁勒·瓦迪12日對媒體表示,反對派在巴沙爾當權之際參加此次會議,“不僅放棄了革命的成果,也踐踏了敘利亞人民付出的鮮血”。
就在敘利亞反對派“臨時政府”成立第二天,敘最大的庫爾德人政黨——“庫爾德民主聯盟黨”宣布,將在敘東北部地區建立“過渡政府”。該黨在聲明中說:“鑒于敘利亞當前局勢,為了填補行政管理真空,我們認為有必要建立一個過渡的、多元的和民主的管理當局。”
按照“庫爾德民主聯盟黨”的規劃,建立“過渡政府”的方案將在6個月內著手實施,并成立一個由82人組成的議會,議員由選舉產生,包括該地區的非庫爾德人代表。該黨發言人稱,“不管未來誰在大馬士革執政,庫爾德民眾都將同該地區其他少數民族一道,民主自治管理該地區”。
自敘內戰爆發以來,敘境內庫爾德人一直希望能夠置身事外,并把內戰看作實現自身多年自治愿望的良機。但是內戰中崛起的激進伊斯蘭武裝同樣把庫爾德人的自治訴求視為一種威脅,并不斷向庫爾德人聚居區發動進攻。最近幾個月,敘庫爾德武裝同數個激進伊斯蘭武裝爆發了沖突,11月初,庫爾德武裝略占上風,遂轉而抓緊推行自治計劃。
庫爾德人的居住地分布在敘利亞、伊拉克、伊朗和土耳其等國,各地區的庫爾德人自治運動歷來具有牽一發而動全身的效應。尤其是土耳其,同境內的庫爾德分離主義勢力戰斗多年,對這一問題相當敏感。為打消土方疑慮,敘“庫爾德民主聯盟黨”駐英國代表阿蘭對外界表示:“建立自治區并不是要建立一個獨立的庫爾德人國家,……它只是個臨時性措施。”
盡管敘利亞問題相繼出現了一些引人注目的動向,但是戰場上各方較量依舊激烈。據敘國家電視臺13日報道,政府軍當天攻占了大馬士革南部的一座戰略重鎮,并“成功地切斷了反對派的補給線。”這被認為是敘政府軍近期取得的又一重大勝利。 (記者 劉水明 張夢旭 劉 睿)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