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時代》雜志11月12日報道,繼日內瓦核會談之后,伊朗和國際原子能機構之間的會談11日在德黑蘭繼續進行。該會談將成為檢驗伊朗是否愿意妥協的最后機會。
10日,直到此輪日內瓦核問題會談結束,各方仍未能就伊朗核問題協議達成一致,觀察人士對此頗有微詞。有人指出責任在法國,有的則把原因歸咎于伊朗的不配合,更多的人則認為以色列的缺席實屬不該。在此氛圍下,伊核問題的解決面臨著更大挑戰。美伊不但要克服技術問題的分歧,還要面臨國內政治壓力和地區盟友拒不讓步的難題,因而達成一致的代價巨大。
11日,在德黑蘭舉行的核談中,伊朗和國際原子能機構達成部分協議,同意長期以來國際原子能機構提出的了解伊朗核計劃的要求。但該協議的細節部分仍然不完整,有爭議的問題仍有待解決,如協議并未提及是否可以對疑似進行軍事測試的基地進行檢查;此外,伊朗維護附加協議和安保協議的決心也不夠明顯。
過去十年來,國際原子能機構曾發布多個報告,對伊朗的核計劃提出質疑:伊朗核計劃的屬性究竟是伊朗所稱的和平用途還是美國、以色列和其他國際社會成員所稱的軍事目的。對于伊朗應采取何種措施以證明其核計劃的和平屬性,原子能機構早已明確,但伊朗沒有同意接受深入國際調查的要求。(實習編譯:鄭笑 審稿:聶魯彬)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