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伊朗簽署“歷史性的”核協議并未使美國總統奧巴馬在國內的支持率攀升。相反,美國國會的一些民主黨、共和黨人士紛紛攻擊這份協議,甚至準備下周通過新的對伊朗制裁決議案,這等于直接否定該協議。據美聯社報道,奧巴馬25日辯解稱,強硬說辭和咆哮在政治上很容易,但對美國的安全并不是正確的事,“美國不能關閉外交的大門”。雪上加霜的是,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25日公布的最新民調,53%的美國人認為奧巴馬“不誠實、不值得信賴”。在美國時尚雜志《紳士季刊》25日公布的“最無影響力名人榜”中,奧巴馬因“承諾的太多、做的太少”被列入其中。
據英國《衛報》25日報道,美國國會議員爭相攻擊同伊朗簽署的核協議“不足及注定要失敗”,并對奧巴馬政府實現外交突破的能力提出質疑。共和黨參議員、對伊政策主要鷹派人士格雷厄姆抨擊這份協議“與結束游戲相距甚遠”,同伊朗任何協議的目標“應該是停止鈾濃縮”。來自民主黨的參議院外交關系委員會主席梅內德斯在一份聲明中說,這份協議“沒有相應縮減伊朗核項目。”更為糟糕的是,美國國會將在下周復會,反對該協議的民主黨人和共和黨人認為,奧巴馬政府正在拆散一個努力打造形成的對伊制裁體系,盲目對任何交易作出承諾。奧巴馬政府曾經的盟友、參議員舒默警告說,“這份不均衡的協議很可能使民主黨人和共和黨人聯合起來,通過額外的對伊制裁。”美國智庫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伊朗問題專家薩德杰普爾說:“在未來6個月內,奧巴馬需要阻止國會通過任何額外制裁,因為這將破壞這份協議。”六大國與伊朗達成的協議規定,未來6個月不能對伊朗追加制裁,以換取伊朗暫停生產豐度為5%以上的濃縮鈾。
針對各種質疑,奧巴馬展開了反擊。25日在舊金山出席活動時,奧巴馬稱,“當我第一次競選總統時,我說要開啟美國全球領導力的新篇章,結束10年的戰爭,和全球展開合作。作為總統,我做到了我所說的。”他還稱,如果伊朗借此機會加入國際社會,那么美國和伊朗間就可開始結束存在多年的互不信任。英國廣播公司(BBC)26日評論稱,奧巴馬不僅是在回擊對自己的批評,更是在構筑一個更廣闊的外交藍圖,試圖結束美國的一切舊恩怨。“不過,這并不能平息將他比作張伯倫(英國前首相,對法西斯德國實施‘綏靖政策’)的批評人士。”《紐約每日新聞》25日引述以色列議員的話稱,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周日致電奧巴馬,指責他“正在伊朗問題上重復對朝鮮和巴基斯坦的錯誤”。
民調數據對奧巴馬也很不利。據CNN25日報道,11月18日-20日,CNN和全球市場調查機構ORC聯合對全美843個成年人進行了電話抽樣調查。結果顯示,只有40%美國人認為奧巴馬能有效管理聯邦政府,該數字比今年6月的調查下降了12個百分點;53%的人認為奧巴馬不誠實、不值得信賴,這是CNN民調中首次發現超半數美國人持有這樣的看法。此外,56%的受訪者說,奧巴馬不是自己崇拜的人,同等數量的人表示同奧巴馬在重要問題上觀點不一。CNN民調主管基廷·霍蘭說:“最近有關奧巴馬醫改的爭議已經使民眾對他作為政府有效管理者的地位造成很大沖擊,這可能真正造成了奧巴馬支持率下滑。”美聯社26日分析稱,同伊朗達成核協議有利于轉移白宮在內政問題上受到的壓力,特別是醫療改革問題。
奧巴馬還被列入《紳士季刊》(GQ)“最無影響力名人榜”。據《今日美國報》25日報道,《紳士季刊》總共列出了25位最無影響力名人,奧巴馬位列第17位,因為他“什么也沒做”。《紐約郵報》調侃稱,奧巴馬是“陷入僵局的總司令”。俄羅斯《今日報》稱,奧巴馬以“失敗的政治家”和“無法堅持自己立場”而入選。專家們認為,奧巴馬承諾的太多,講得很華麗,實際上卻什么也沒有做。因為不成功的醫保改革、移民政策及不善于維護自己在國際政治中的地位,尤其是在處理敘利亞問題時的失誤,使得奧巴馬的執政路變得相對坎坷。(環球時報駐美國特約記者 蕭強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陶短房 葛元芬)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