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首都華盛頓聯邦法庭法官16日裁定,美國國家安全局針對美國國內的大規模電話監聽項目可能違憲。首度曝光美國此類秘密情報監聽項目的前防務承包商雇員愛德華·斯諾登立即對裁決表示歡迎。
自斯諾登今年6月曝光美國國家安全局秘密情報監聽項目以來,多個民間組織就此對奧巴馬政府提起訴訟,此次是原告方首次勝訴。
華盛頓聯邦法庭法官理查德·利昂當天在其長達68頁的裁決意見書中寫道,原告方展示出了國家安全局國內電話監聽項目違反美國憲法第四修正案的“重大可能性”。
利昂還批準了原告方請求,下令政府應停止這一監聽項目并銷毀現存記錄。不過,他也以事關重大國家安全利益和涉及憲法為由,并未宣布立即執行命令,須留待被告方奧巴馬政府進行上訴。
利昂在裁決意見書中寫道,美國國家安全局這一系統性、高科技情報監聽項目在未經司法授權情況下,以懷疑和分析為目的搜集并存儲幾乎每個美國公民的私人記錄,他難以想象還有比這種做法對公民自由更為肆意專橫的侵犯。
利昂說,美國國家安全局這項大規模電話監聽項目猶如喬治·奧威爾小說《1984》中監視人們言行和思想的技術手段,而美國憲法作者、原總統詹姆斯·麥迪遜若仍在世,想必會對如今政府如此侵犯自由的做法而目瞪口呆。
針對奧巴馬政府一直以“反恐有功”為此類監聽項目辯護的說法,利昂說,他嚴重質疑此類情報項目究竟能在應對重大反恐威脅的調查工作中發揮多大效用,而奧巴馬政府也并未在審理過程中公布一件基于國家情報局所搜集數據的分析而成功挫敗某項重大襲擊的案例。
被告方律師曾援引美國最高法院1979年一項判決稱執法部門有權實施此類電話監聽。但利昂認為,34年前的裁決恐怕已不適用于2013年的新情況,如今人們與電話的關系已截然不同,對電話的普遍使用也顯著改變了政府監聽項目可能搜集到的信息數量以及由此披露的個人隱私。
據《紐約時報》報道,“竊聽門”告密者斯諾登已通過記者格林沃爾德發表聲明,對聯邦法院這一裁決表示歡迎。斯諾登在聲明中說,他相信美國國家安全局的大規模監聽項目違憲,而美國公民有權看到公開法庭對這類項目進行審理和裁決。
分析人士預計,這項裁決還遠非針對電話監聽項目的最后裁決,官司恐怕將一路打至最高法院。(記者 孫浩 王豐豐)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