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網訊 7月19日上午,陜西衛視“絲綢之路萬里行”大型人文歷史體驗全媒體采訪車隊在絲路起點——西安浐灞生態區世博園舉行發車儀式。15輛廣汽三菱汽車組成的全媒體采訪團車隊將橫跨亞歐大陸,從絲路起點西安開始,說走就走,進行一次行程長達30000里的行進式采訪活動。屆時,全媒體采訪團將用鏡頭記錄絲路沿線國家經濟、社會、人文的時代最強音,傳承和弘揚絲綢之路精神,打造當代東西方交流的文化盛事,為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匯聚正能量。
發車儀式現場,陜西省新聞出版廣電局黨組書記、局長劉斌代表主辦單位致辭。中共西安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吳鍵,西安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周愛全為著名文化學者肖云儒、張騫后人張利君兩位嘉賓代表折柳送行。陜西廣播電視臺臺長、黨委書記王廣群與廣汽三菱汽車有限公司黨委書記張躍賽一起為車輛揭幕,中央文史館書畫院院長、中國畫駱駝第一人馬振聲現場畫一幅具有濃郁西域風情的《沙漠駱駝圖》助力絲路啟程。活動最后,陜西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景俊海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并宣布“絲綢之路萬里行”活動正式發車。
景部長介紹說,2100多年前,張騫出使西域,開辟了從古長安經甘肅、新疆到中亞西亞、連接地中海各國的黃金通道。絲綢之路自誕生以來成為世界商貿溝通的橋梁,成為傳播友誼的紐帶,為人類的繁榮進步作出了重要的貢獻。2100年之后的今天,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這一偉大的戰略構想,以國際的視野和戰略的眼光向我們指出了一個面向歐亞內陸開放的新的方向。這個戰略構想提出以來得到了世界各國、沿線各國的極大的關注和共同的參與。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建設將把中國和世界更加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將促使中國與絲路沿線各國更加緊密地合作,將使我國的民族更加團結,對外開放的格局更加廣闊。
景部長表示,陜西曾經創造了古絲綢之路的輝煌,陜西的文化具有至高性、完整性、唯一性等特點。隨著“長安——天山廊道”聯合申遺的成功,陜西又有7處的文物景點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它進一步擴大了陜西在國際上的影響力。當前,陜西省委省政府正在帶領 全省3700萬三秦兒女,全面深化改革,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在各個方面取得了豐碩的成果。絲綢之路經濟帶提出之后,陜西省委省政府做出部署和規劃,要打造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新起點,陜西有條件、有能力、有機遇打造帶這個新起點。
景部長指出,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文化人要先行。因為文化將起到一種凝心聚力的作用、鼓勁加油的作用。陜西省委宣傳部、陜西省新聞出版廣電局、陜西省廣播電視臺聯合幾十家媒體舉辦絲綢之路萬里行的采訪活動,從長安至羅馬沿途舉行深度采訪,大家要進一步提高責任意識、擔當意識,成為中華文明的傳播者,成為絲綢之路經濟帶的見證者、建設者,以優美的筆觸、精彩的畫面把一個絲綢之路帶建設的全貌展現給全國、展現給世界。
據了解,“絲綢之路萬里行”是由陜西省政府承接、陜西省廣播電視臺承辦的中宣部“絲綢之路影視橋工程”重點項目,是一檔大型媒體文化體驗集成活動。此項活動從古絲路的起點西安出發,沿古絲綢之路一路向西,橫跨亞歐大陸,穿行中國、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俄羅斯、格魯吉亞、土耳其、希臘、意大利等8個國家,總計行程30000里,歷時60天,最終抵達絲綢之路終點——意大利首都羅馬。
本次全媒體采訪車隊搭載了集合新華社、中央電視臺、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光明日報、鳳凰衛視、陜西日報、陜西廣播電視臺等多家中省知名媒體。發車前,采訪團在絲路文化遺產大雁塔旁的西安唐華賓館進行了為期一周的集訓。發車后,全媒體采訪團將以文字、圖片、音視、視頻和新媒體等多種形式,全方位報道絲綢之路沿線各國的歷史淵源、時代變遷,反映沿線國家的風土人情、文化交流和經貿往來。途中還將與絲路沿線國際級電視媒體戰略聯盟通力合作,用鏡頭記錄,以“數與網”傳播絲路沿線國家經濟、社會、人文“共建、共享、共贏、共榮”的時代最強音,打造當代東西方交流的文化盛事。
據悉,陜西廣播電視臺總編輯顧令陽、陜西廣播電視臺副臺長、陜西衛視總監胡勁濤、西安浐灞生態區黨工委書記楊六齊、西安市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工作辦公室主任強曉安以及陜西省、西安市的部分領導和多家中央、地方主流媒體出席了發車儀式。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