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嘎雷(苗語音譯,意為干部)先莫走,我要反映一個問題”。5月5日下午,正在劍河縣南哨鄉大坪村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縣人大常委會主任陳通權結束活動正準備返程,在村口被一位老奶奶叫住了。陳通權主任回頭,看見一位老奶奶向自己招手。“什么事,老人家?”,陳通權關切地問。
原來,2011年,該村發生寨火,22戶民房被毀,當時供電所為方便村民災后重建,在村頭安裝了兩個總電表,給受災戶統一供電。三年來,在黨和政府關心下受災戶相繼重建家園,但是村頭的兩個電表已累計欠下1.8萬元的電費,村民因各戶用電量不一為由不愿平攤電費,村集體收入也無力承擔。雙方未能拿出合理的解決方案,供電部門只能停止供電。這就苦了留守在家的村民,了解到這一情況時,部分村民家中已斷電十余日。
老奶奶聽村支書說家里來了個“大嘎雷”,是專門來聽取群眾建議意見的,這就來到村口,“攔”住了到該村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縣人大常委會主任陳通權、副主任楊剛及縣水利、財政、農業、交通等部門負責人一行。
了解到這一情況,陳通權當即與縣有關部門電話聯系,在山上開起了無線辦公會。縣供電局了解實情后高度重視,立即責令當地供電所工作人員第二天清晨入村安裝入戶電表,24小時內供電。民政部門也當即表示幫助協調解決電費問題。5月7日清晨,陳通權接到村民萬分感激的電話,得知問題已順利解決。
該縣人大常委會領導一行,扎實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深入了解人民群眾矛盾糾紛,當機立斷解決了積壓村民三年的難題,把立行立改的精神貫穿活動和工作始終,受到群眾的一致好評。(張順進)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