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美絕倫的苗繡,璀璨奪目的銀飾,保留著原汁原味傳統風格,同時帶著一抹鮮活的現代感,讓人眼前一亮。
近日,記者來到80后小伙王建明的銀飾、刺繡工作室,被眼前的這一幕吸引了。
出生在臺江方召鄉的王建明一直對銀飾、刺繡有著深厚的感情。“銀飾、刺繡積淀了苗族世世代代先祖的智慧,美得淳樸高貴。苗族刺繡傳承的秀美和精致是獨一無二的。”這一份感情讓王建明在大學時選擇了民族民間工藝美術專業。
畢業實習時,王建明被邀請設計黔東南州在上海世博會上的宣傳書簽。書簽保留了濃厚的民族風情,同時又具有現代感。作為禮品發到了世界各國的嘉賓手中。同時設計的T恤,也被偶然路過的瑞典女士全部高價買走。這堅定了王建明的創業信念。
2011年王建明在凱里創建了自己的工作室。
“臺江姊妹節的時候,我帶著自己設計的小禮品回到臺江街上賣,沒想到一天下來就賣了3000元。”
臺江政府出臺政策扶持民族企業,王建明得到了5萬元的無息貸款和臺江姊妹街上一間免費的工作室。于是,王建明創辦了吉玉鳥銀飾刺繡有限責任公司。從設計到生產再到銷售,目前他已經趟出了一條簡單的產業鏈。這一年,王建明的公司總銷量達56萬元,實現純利潤22.5萬元。
王建明并沒有滿足。公司在2012年11月6日得到了外貿權。之后不久一個美國商人看中他的經營、設計,并與他合作開發苗族銀飾、刺繡款的包,初次設計的產品已經送往美國。
“我已經在淘寶上面開了自己的網店。我想要打造中高端的銀飾、刺繡禮品。今年10月份,我還要去泰國展銷我的產品。我相信一定會很受歡迎。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王建明信心滿滿。(馬業波 周清)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