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十二五”規劃以來,天柱縣認真評估旅游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價值,將“特色文化”資源的開發利用納入到天柱旅游總體規劃中,圍繞“特色文化”亮點資源建設下功夫開發鄉村旅游,促進旅游經濟對全縣經濟發展的貢獻。
——著力打造沿江文化旅游。清水江流經天柱境內6個鄉鎮,制定以白市鎮宗祠群為主要景點的建設性詳細規劃進行投資開發,把這一旅游線打造成“清水江北侗文化走廊旅游區”作為迎接游客從水路進入天柱旅游的第一亮點,進一步展示主流文化與地域文化相融合的北侗民族文化、清水江木商文化、北侗宗祠文化、北侗民族建筑文化旅游基地。
——著力打造民族村寨旅游。把坌處鎮三門塘旅游景區開發建設成為北侗民族文化典型旅游精品,加大對三門塘旅游資源的開發和保護,結合北侗民風民俗完善景點設施,增強觀光旅游魅力。
——著力打造淘金文化旅游。利用天柱——“貴州高原黃金城”這一靚麗名片打造特色淘金文化旅游。計劃在縣城建設一座淘金綜合展示館,集黃金開采、生產、科研、成品展覽一條龍的建設模式,把黃金開采到黃金首飾品加工形成的整套制作流程展示在淘金綜合展示館內進行展覽,展示館配套建設游客參與性較強的體驗場所,增強旅客的吸引力。
——著力打造鄉村節日旅游。利用獨特的四十八寨歌節、注溪社節、“四月八”歌節、“六月六”歌會、“七月二十坪”歌會等民族節日歌會開展系列文化活動,挖掘民族民間文化,開發鄉村旅游,進一步激活和擴大天柱的特色旅游文化產業。
通過四個方面打造鄉村旅游,形成以沿江文化觀光游、淘金文化游、民族村寨節日體驗游、休閑度假游等為延伸的大旅游格局,游客在旅途中欣賞自然美景,領略山水風情,體驗不同文化氛圍,從而提高天柱對外宣傳的知名度。實現天柱旅游中心突出,旅游功能齊全,旅游產品豐富,旅游線路多樣的發展目標,從而推動天柱旅游經濟的全面發展。( 姚 江)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