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近日,在天柱縣白市鎮地樣村寨出現這樣的一幕,老人需要錢購買生活用品時,不用到離村有十幾公里的鎮郵儲銀行取款了,只需要帶上銀行卡到地樣村馬路邊袁老板家小賣部刷卡就行了。
據一位姓吳的老人介紹,自從郵儲銀行白市鎮支行到村里設立助農取款服務點后,“我們好多老人現在取錢、查錢可方便了,在外務工的兒子只要把錢打到卡上,一轉眼就能取出來。”
“以前取錢可麻煩了,要坐車到白市鎮的銀行取款,如果不是同一個銀行,還要交相應的手續費。”這是一老人在白市興隆移民新村取款服務點的話語。首先老太太從服務點的助農取款機上查到兒子的轉來的錢已到位,才從服務代辦點老書記那里領出來,高興的去購買生活用品。
郵儲銀行天柱縣白市鎮支行為了更好的開展黨群路線,服務三農,惠普金融。促進農村金融創新,大力改善農村支付服務環境,普及銀行卡拓展持卡消費群體,逐步向全鎮所有有條件的村寨設立助農取款點,不斷推廣銀行機具方便支付結算功能,為農民領取“新農保”等政府補貼提供便利,進一步彌補農村金融服務的空白點。便于完善移民補償款,退耕還林款,等各項財政資金代收代付工作。根據監管部門的要求,按照“一個網點、一部電話、一個登記簿、一臺驗鈔機具”的要求規范建設;同時還積極創新,在拓展服務功能上下功夫,群眾可以從服務點的小賣部、衛生室支取額度范圍的現金。具服務點的人員介紹:“助農取款服務的功能也有所限制,取款只限郵儲銀行的卡,每周取款限四次,每日不超1000元,服務不收手續費,好的一面也很多,不論時間早晚,只要村民有需求,隨時支取都方便,還能賬戶查詢余額、辦理轉賬、繳電費、電話費等業務。”真正意義上的向應黨群路線的號召,服務三農,惠普金融。 (吳康良)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