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一艘豪華游輪“海洋探測者號”因突發集體腸胃疾病,不得不提前結束行程,于29日回航新澤西。其創造了游輪20年來傳染病人數最多這項不太光彩的紀錄——共有683人在乘船期間上吐下瀉。
根據美國疾病控制與防治中心(CDC)的數據,這艘皇家加勒比公司的游輪,共搭載了3050名乘客和1165名船員。至少629名游客和54名工作人員生病,癥狀包括嘔吐、腹瀉等,盡管他們不是同時病倒。該生病人數至少為20年來同行中的最高紀錄。
一名生病的乘客多德(Arnee Dodd)在網站發帖稱:“我病了,已被隔離……我接觸過的所有物品都被存放在生物危險品專用袋中。”
“海洋探測者號”游輪21日從新澤西州的自由角出發,原計劃前往加勒比海于31日返回。巡航最初幾天,疾病的報告已達到高峰。在美屬維爾京群島停靠期間,美國衛生督察人員上船調查和評估船上狀況,之后決定縮短行程,提前2天返航。
目前,CDC尚未就這次集體染病原因作出最終報告,但所有人的癥狀與諾如病毒一致。感染性極強的諾如病毒是引起非細菌性腹瀉暴發的主要病因,具有發病急、傳播速度快、涉及范圍廣等特點,可通過污染的水源、食物、物品、空氣等傳播,容易發生在游輪這樣小范圍內有大量人群的地點。
CDC去年總共記錄了9起類似游輪感染事件。每年,美國會發生1900萬至2100萬諾如病例,導致7萬人住院和800人死亡。其流行季節通常是11月到第二年3月,高峰期在1月。
游輪行業專家、佩斯大學旅游專業教授科考金斯(Andrew O. Coggins)認為,可能是受到感染但癥狀已消退的游客把病毒帶到了船上,因為若在最后一分鐘取消船票,通常會導致喪失全部票費,那些沒有購買旅游保險的游客多數仍會登船。
游輪公司發言人迪亞茲(Janet Diaz)表示,游輪繞過原定停靠的海地北部海灘,直接前往波多黎各首都,在那里停靠期間已經過“全面消毒”,防止更多人染病。游輪抵達母港后,還將進行一個更全面的消毒過程。
皇家加勒比游輪公司在一份聲明中稱,“新的發病報告每天都在減少,而且已經發病的游客都已好轉。不過,疾病使得我們改變了航程,無法為客人提供期待的假期。”公司將對此事負責,補償乘客損失,包括50%的退款、贈送積分,及由此導致的航班更改和其他花費的賠償。他們力圖對已經預訂游輪的游客保證,“會采取所有可能的措施防止未來發生類似問題。”“海洋探測者號”將于1月31日再度起航。(記者 王歡)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