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外電報道,印度第16屆人民院(議會下院)選舉7日正式“開鑼”,六個東北部選區已經開始投票,選舉預計將于5月12日結束,正式的投票結果將于5月16日公布。
逾8.14億印度公民已參加投票登記,人數比2009年大選增加1億多人。其中,18至19歲的年輕選民約有2300萬人,初次參與選舉的“首投族”成為左右大選局勢的重要群體。
為準備這場規模空前的政治選舉,印度官方調動大量安保、運輸、通訊等資源,不少地區還調整了學校假期,力圖為選舉營造自由、公正、和平的環境。
安保方面,印度近期已加強對邊境及敏感地區的防控措施,并將對投票資料進行全天候武裝保護。選舉委員會稱,本次選舉時間跨度較大,有利于警方和武裝力量進行人員調度。
目前,印度“選戰”氛圍日益濃厚,大選話題占據了各大報章顯著位置。民調顯示,印度人民黨總理候選人納蘭德拉·莫迪、國大黨聯盟候選人拉胡爾·甘地,以及政壇新秀平民黨的阿爾文德·科基瓦爾最有可能成為印度新一屆政府首腦。
其中,63歲的莫迪與43歲的甘地兩位單身漢之間的競爭最為激烈。莫迪已連任3屆印度古吉拉特邦首席部長,其任內政績不俗,并承諾將促進就業、打擊貪污等,被認為是一位強勢的政治人物。甘地則出身印度政壇望族,他多次強調國大黨聯盟在過去10年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績,呼吁民眾繼續支持該黨。
分析人士指出,由于印度大選將持續一個多月,在這場“馬拉松”式的政治長跑中,各大政黨的選情存在諸多變數,最終結果還可能受到經濟、社會形勢及突發事件的影響。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