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檀園高中的高中二年級學生中,有近四分之三在兩周前的沉船事故中遇難。這是最近數十年里,韓國經歷的死傷最為慘重的災難之一。
對于一個因經濟成就和流行文化輸出而更為人熟知的國家而言,這次的損失是一種打擊。然而,這起悲劇對學校周邊破敗的工人階層居民區古棧1區的打擊尤為沉重。居民們表示,在每棟低矮的磚砌公寓樓里,都曾居住著至少三到四名遇難學生。
現在,居民們描述的卻是種悲傷寂靜的生活,只會不時被似乎源源到來的送葬隊伍所打斷。迄今為止,這里已經舉行了156場葬禮。僅在周日一天,就有30場,其中的大多數死者是在沉船事故中遇難的學生。
這種陰郁的氣氛籠罩了整個安山。這座港口城市位于首爾以南一小時車程的地方,工廠生產汽車零部件和電子產品,到處是千篇一律的公寓樓。當地居民稱,自從事故很可能奪走了那里250名少男少女的性命后,這座有76.3萬人口的城市就陷入了令人窒息的悲慟之中。
“一所高中的整個年級都被抹去了,”安山市所屬的京畿道副知事金熹謙(Kim Hee-kyeum)說。他所屬的京畿道政府已向不堪重負的安山市官員給予了幫助。“不僅是250名逝去的學生。我們還要幫助他們尚在人世的同學、父母、朋友、鄰居和整個安山市。要熬過這段噩夢,還需要相當長的時間。”
市里和道里的官員表示,“藝術心理學家”正在教授這些學生如何應對校友離世,通過繪畫等藝術形式來幫助他們表達哀思。在世的高二年級生,包括事先選擇不參加年級旅行的13人,仍未重返課堂,官員表示他們還沒有確定復課的日期。
裝飾著鮮花的黑色靈車引領著由小轎車和大客車組成的送葬隊伍,其中的一支隊伍送別的是樸雅枝。在親人的記憶里,她是一名開朗成熟的16歲少女,會幫助上班的母親照顧弟弟。
雅枝的媽媽感到欣慰,因為至少找回了女兒的遺體,并為她舉辦了體面的葬禮。
在守靈儀式上,投影儀放出照片,展示了雅芝短暫的一生:嬰兒時抱在笑意盈盈的年輕父母懷中;閃亮雙眸的小女孩赤腳坐在童車里;戴時髦黑眼鏡、一頭烏黑長發的少女站在母親身旁,她已經長到和母親一般高了。
嚴芝英似乎因為痛苦而頗為茫然,其間她掏出手機,展示了自己與女兒通過即時通訊服務進行的最后一次交流。她輕輕地用手指點擊屏幕,重讀女兒在那艘從仁川前往度假勝地濟州島的夜班船上,發回的每條消息。
“媽媽,我挺好的,不要擔心,”她寫道。“晚安!”
嚴芝英回復,“玩得愉快”,不過這則消息并沒有被打開閱讀。這表明,雅枝沒再打開手機。第二天上午,船沉了。
放開女兒的遺體后,嚴芝英癱倒在地上。“我的寶貝沒了,我要怎么辦?”她哭喊著,抓住自己母親。“媽,告訴我該怎么辦!”
雅芝的父親樸相佑今年41歲,曾在韓國特種部隊服役,如今在工廠工作。他本來一直在努力克制自己,現在也突然抽泣起來。這對夫婦僅剩的孩子、10歲的善煥撫摸著父親的后背。
類似的情景在這家火葬場反復上演。當天,這里接待了16個檀園高中學生家庭。火葬場主管李宰林表示,手下員工承載了巨大的悲痛,一旦葬禮辦完了,他會送他們去進行心理咨詢。“送別一個孩子就夠困難了,”李宰林說。“要怎么送別250個呢?”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