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世衛組織發布的最新疫情通報,幾內亞、利比里亞和塞拉利昂累計發現埃博拉病毒確診、疑似和可能感染病例已達4985例,死亡2461人。
“我們面臨的這場衛生危機可謂空前,”世衛組織負責緊急情況事務的官員布魯斯·艾爾沃德在一場聯合記者會上說,“我們不知道(感染和死亡)數字會上升到什么程度。”
根據世衛預測,埃博拉病毒確診、疑似和可能感染病例今年年底可能達到2萬例,幾內亞、塞拉利昂和利比里亞三國將分別占16%、34%和40%。為應對仍在蔓延中的疫情,各方需要籌集9.87億美元資金,其中約一半用于疫情最嚴重的利比里亞。
“應對埃博拉的行動持續落后(于疫情發展),”國際組織“無國界醫生”一名負責人在日內瓦說,“遏制這場疫情的機會窗口正在關閉,我們需要更多國家站起來,我們需要部署更多人員,就是現在。”
眼下,已有多個國家承諾向利比里亞、塞拉利昂等國提供援助應對疫情。
美國白宮16日宣布,美國將向西非派遣3000名軍事人員,在西非設立17個醫療中心,每個中心將有100個床位,并且計劃每周培訓500名醫護人員,幫助當地抗擊埃博拉疫情。
宣布上述最新舉措前,美國曾于上周承諾在利比里亞設立一家臨時醫院,飽受各界詬病。根據當時的計劃,這家臨時醫院僅設25張床位,而且只給外籍醫護人員提供服務。不少人認為,美國這種做法涉嫌歧視當地人,而且床位數量幾乎微不足道,根本無法緩解專家估計的至少500張床位缺口。文/徐超 (新華社特稿)
支援
中國移動檢測隊赴塞拉利昂助“抗埃”
新華社電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洪磊17日表示,中方愿同國際社會一道,為早日有效防控當前的埃博拉疫情作出貢獻。
在當日例行記者會上,洪磊介紹,為進一步支持非洲有關國家開展埃博拉出血熱疫情防控,根據塞拉利昂政府的實際需求,響應世界衛生組織關于支持非洲控制埃博拉出血熱的呼吁,中國政府于16日派出由59人組成的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移動實驗室檢測隊,赴塞拉利昂開展埃博拉出血熱檢測工作,以增強塞拉利昂實驗室檢測能力。實驗室檢測隊將在中國政府援建的中塞友好醫院開展工作。
洪磊表示,中國一直致力于攜手國際社會共同應對埃博拉疫情,在第一時間向幾內亞、利比里亞、塞拉利昂、幾內亞比紹提供了醫療物資援助。中國援外醫療隊堅守崗位,此次先后有115名醫務人員在當地支持并參與疫情防控工作。這次增派59人后,總數達174人。這充分體現了中非之間“患難見真情”的友好關系,體現了中國人民的國際人道主義精神。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