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8月22日,在貴州省劍河縣磻溪鎮洞腳村,村民們早早就起來,進倉擔谷,下田撈魚,煮蛋蒸糕,殺雞宰鴨……家家戶戶忙得不可開交,因為今天是個特殊的日子——祭祖大典。
一切準備就緒,全村9個姓氏家族的長者們,端上五谷雜糧、酒肉珍果組成長長的隊伍行向村外的公共祠堂,一路走,一路向四方之神敬撒谷糧。走到祠堂里,將祖先“請”出了祠堂,浩浩蕩蕩回到寨子中央的廣場,將祖先牌位整齊擺放在桌上。9個姓氏家族,每族敬獻貼滿紅花喜慶的肥豬,一字排開整齊擺放在祖先牌位前,各家各戶紛紛敬獻上自家祭品。全村男女老幼無一例外,六七百人身彼黃綾,齊齊叩首而拜,整個廣場都是虔誠之人。
大禮畢,將祖先“送”回祠堂。而后,人們又穿過田壩來到溪邊的一尊巨石前,頂禮朝拜,這巨石是村寨的守護神靈“巖媽”。人們念經祈福,祈求神靈護佑洞腳兒女無災無難,衣食無憂……
洞腳村位于劍河縣東南部,兩面環山,環境優美,是一個田園風光無限好的侗族村寨。村中仍然保留著原始的侗族民俗,傳統禮儀代代相傳。在該村,流傳著一個“巖媽”的故事:相傳在清朝順治年間,洞腳人的先輩們翻山越嶺、艱苦跋涉來到一個古木參天、溝壑縱深的高巖洞上居住。洞外陡峭的石壁則是抵御外敵的重要隘口。后因家禽、家畜常常不約而同地往巖王洞腳下開闊的沼澤地覓食棲息,不愿返回。洞上的人們則認為是天意,紛紛往洞腳之下的開闊地遷徙,起屋造房,逐漸形成一個自然寨,洞腳寨便由此而得名。在洞腳村人心中,這個巖王洞是賜福于人間的神靈祖先,每年必要祭拜。
每年的農歷七月半,便是洞腳村舉行祭祖大禮之日,附近村寨的親朋好友們紛紛前來,形成了一個隆重的節日,對歌、雜技、桃園洞等多彩而神秘的活動吸引了眾多游客。
當天,還邀請到有李小龍二世之稱的“苗人小龍”王飛鴻和世界吉尼斯記錄挑戰者、民間奇人楊光合現場助陣表演,用精彩的絕技為同胞們獻上了一道大餐。同時,該縣文藝下鄉團隊仰阿莎藝術團走進該村,更為這節日的喜慶增添了濃重的一筆。 (文/楊家孟 余天英 姜澤光 圖/楊家孟 )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