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秋天是豐收的季節,金黃色的大地映襯著農民喜獲豐收的笑顏,同時也映襯著天柱農商銀行員工的笑顏,因為這當中也有天柱農商銀行的貢獻和付出,正是有著天柱農商銀行的信貸支持,很多農民完成了從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轉變、從單戶種養殖向合作發展的轉變。
場景一:
9月雖然已是秋季,但天氣依然炎熱,天空的太陽依然是火辣辣的,但炎熱的天氣阻擋不了天柱農商行進村入戶開展工作的腳步。9月3日上午,天柱農商銀行總行辦公室、扶貧事業部、人力資源部、高釀支行組成的秋收幫扶工作隊走進了高釀邦寨村幫助該村貧困農戶摘收玉米。掰玉米、挑玉米、剝玉米,即便汗水浸透衣服、即便玉米葉割傷手臂,也沒有使工作隊的幫扶熱情有半點消退。摘收玉米我們實在沒有農民們熟練,但開展金融知識宣傳就是我們本行了,工作隊充分利用這個與貧困農戶“零距離”的機會向他們宣傳我行的金融扶貧政策,認真講解什么是“特惠貸”,什么條件才能貸“特惠貸”等等。幫扶工作在一片歡聲笑語中結束。
(開開心心幫貧困戶摘玉米)
(幫貧困戶將玉米背回家)
(豐收了)
(行進在回家的田間小道上)
(金融知識送上門)
(幫貧困戶剝玉米)
場景二:
9月3日,中午,這時候的太陽更加炎熱,但天柱農商銀行員工們的工作熱情卻更加高昂,在這一天最熱的時候,天柱農商銀行行長張華帶領總行辦公室、扶貧事業部、人力資源部、白市支行員工來到白市鎮三間橋村油茶種植與林下養雞基地。2011年該村村民楊平與同村村民五人合伙成立,并在白市支行信貸支持下逐漸發展壯大,現如今350畝的油茶果已掛滿枝頭,11000余只黑雞羽翼已豐,可謂喜獲豐收。看著這樣的場景,張華按捺不住內心的喜悅,親手抓起雞食與養殖戶一起給黑雞喂料。當得知楊平想進一步擴大種養殖規模時,張華當即回答:“只要有需要,我們一定會大力支持,天柱農商銀行永遠是我們中養殖戶最親密的伙伴”。
(茶油林與林下黑雞)
(張華和養殖戶一起各黑雞喂料)
(張華與楊平情切交談)
場景三:
9月4日,晴,太陽依然火辣辣,這一天,天柱農商銀行董事長楊仁君迎著這股熱浪帶領總行辦公室、扶貧事業部、人力資源部、白市支行員工來到白市鎮雙河村楊宏彬葡萄種植場。這個現如今占地20 畝、年產量2萬多斤,年收入達10萬余元的葡萄種植場有著一段電影橋段式的故事。這里的第一顆葡萄樹是楊宏彬爺爺40多年前在山間采摘的一顆野葡萄樹,經過三代人的嫁接改良,葡萄的口感越來越好,但卻沒有為楊宏彬的家庭帶來經濟收入,直到幾年前,楊宏彬兄弟倆得到天柱農商銀行第一筆信貸支持那天起,一切就有了轉機,葡萄種植場的規模越來越大。看著這成片的葡萄掛滿枝頭,楊仁君感嘆道:“葡萄甜,我的心更甜。”并對楊宏彬說,只要有貸款需求,只管找天柱農商銀行,我們的貸款就像取自家存款一樣方便。
(豐收的山葡萄)
(楊仁君與果農情切交談)
(楊仁君幫助采摘葡萄)
其實這三個場景只是天柱農商銀行支農工作中千百個鏡頭的其中。春夏秋冬,無論嚴寒酷暑,天柱農商銀行的全體員工都在支農支小、幫助農民脫貧致富工作中默默奉獻著,并將繼續奉獻著。(唐自勝)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