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香港《文匯報》12日報道,移植器官供不應求,每年很多患者因為等不及而身亡。美國科學家去年通過基因改造技術,把人類干細胞注入動物胚胎,嘗試在豬和羊體內培育人體器官,希望減緩器官短缺,據悉已有至少20只羊或豬被植入改造胚胎。
這一做法引發道德爭議,有人批評這些“半人半獸”模糊物種之間的界線,有人更擔心胚胎或發育成具人類特征、甚至是人智的生物。
科學家先通過基因工程,去除胚胎某個特定器官并注入人類干細胞,然后把胚胎植入母體,待胚胎成長時,干細胞便會分化成特定器官,填補空缺。類似技術早已應用于白鼠身上,但如今應用于較大型哺乳類動物,被視為在培育人造器官上邁出一大步。
由于胚胎成長及發育需要時間,科學家將要等待數年才能知道這些器官是否適合用作移植。
雖然此技術尚未傳入英國,但英國政府預料會于本周公布首份相關指引,宣布有關技術合法。愛丁堡大學羅斯林研究所動物生物科技教授懷特洛認為,英國科研人員會對新技術感興趣,又指此舉“符合商業利益,且可引發健康、具建設性的社會討論”。
動物權益組織則猛烈批評,稱實驗把活生生的動物當作培育人類器官的“容器”。評論又指這一技術與普通基因改造不同,實際是在制造新的生物,一旦動物體內發展出人類腦細胞,更可能改變其的思想和行為模式,成“半人半獸”,后果不堪設想。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