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加拿大《星島日報》報道,不少在加拿大的國際生都希望畢業后申請成為本國永久居民,然后成為公民,可是部分國際生在“特快入境”計劃移民制度上不夠分數,至未能如愿。
據《溫哥華太陽報》(Vancouver Sun)周五報道,一名25歲俄國出生女子,童年及少女時代與父母在土耳其度過,又在美國住了一段時間,2008年以國際生身分來到加拿大。盡管能說流利英語,又擁有愛米莉藝術及設計大學(Emily Carr University of Art & Design)的學位及全職工作,但該名俄女較早前透過EE申請成為本國永久居民,因差幾分而不成功。現在她擔心自己的工作簽證在5月屆滿,需離開本國。
根據加拿大國際教育局(Canadian Bureau for International Education,簡稱CBIE)資料,在2014年,多達336,497個國際生在本國修讀,這自2008年以來增加83%,其中在卑詩省的國際生有96,516個,占全國總數28.9%,而安省則有最多國際生,占43%。
在2014年眾多國際生中,來自中國占最多,有110,918個,占總數32.96%,其次是印度,有38,891個,占11.56%。58%國際生在本國攻讀大學。
卑詩國際教育議會(BC Council for International Education)表示,國際生在本國讀書,能說英語或法語,而且年輕及容易投入勞工市場,屬于優秀移民。
卑詩大學(UBC)國際生計劃行政總監麥克凱林(Karen McKellin)指出,假如聯邦政府兌現承諾,加快審批時間,將進一步提高本國在爭取國際生的能力,與美國、英國及澳洲競爭。
EE在去年1月推行,移民律師西戴(Marina Sedai)稱,對于國際生來說,EE優先考慮在本國獲工職提供的技術或經驗申請者。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