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外媒5日報道,德國北威州一項統計顯示,全德各銀行目前有高達20億歐元的戶頭存款無人認領,其中大部分是因為戶頭持有人去世了,親屬卻不知道死者在銀行有存款。
據報道,北威州財政部長波楊斯估計,這樣的問題將會越來越多,當局有必要采取行動改變這一狀況。
波楊斯也批評銀行“不能就這樣一直‘藏著’不屬于他們的錢”。
他說,這些已故的戶頭持有人遺留的存款,固然增強了銀行的資本基礎,但卻也衍生銀行的誠信問題。“銀行有義務幫助那些該得到這筆遺留資產的繼承者,獲得原本屬于他們的錢。”
據報道,銀行戶頭持有人離世后,若銀行沒有找到,或根本不想找到該戶頭持有人的繼承者,那有關存款就會一直存放在銀行,但這些錢實際上不屬于銀行。在這類戶頭中,一些持有人如果還健在,已經有120多歲了。
對于這類情況一直存在,德國銀行界認為,銀行沒有理由對現在或過往的遺留戶頭做出任何改動。
銀行業者指出,即使與客戶長期沒有聯系,存在銀行的錢也仍屬于客戶,政界不該給人留下錯誤印象,以為銀行想自行處理有關存款。
此外,當局希望解決無人認領存款問題的另一個原因,是因為這可令聯邦州通過征收遺產稅提高國家收益。一旦確定了遺留戶頭的繼承者,當局就可向他們征收遺產稅。
如果找不到繼承者,當局也可以根據法律將戶頭內的存款列為“凍結遺產”,并且歸聯邦州所有。
巴登-符騰堡州財政部長伊迪絲最近就表示,如果這類戶頭找不到繼承者,國家應有機會獲得戶頭內的存款。(記者:中國新聞網記者,來源:中國新聞網)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