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法新社2月8日報道,挪威稅務管理部門負責人漢斯·克里斯蒂安·霍爾特介紹說,在挪威,如果不公開自己的納稅和收入情況,是不可能當選公職人員的。每年,該部門都會將所有納稅人的收入、財產和完稅等重要信息公布在其網(wǎng)站上。
另外,每年10月,各家報紙都會將最富有或者收入最高的名流、體育明星和政客的名單刊登出來。不僅如此,所有挪威人還能知道他們的老板和同事掙多少錢。
這一傳統(tǒng)可以追溯到19世紀,當時人們可以到市政廳或地方稅務辦公室查詢稅單。之所以這么做,是因為當你看到別人都納稅的時候,你也會做同樣的事情。
霍爾特表示,公開納稅信息能夠讓人們看到男性和女性、不同職業(yè)間的工資差距,這在社會和經濟問題的探討方面發(fā)揮著重要作用。
除了挪威,在瑞典和芬蘭兩國,人們也能夠通過電話和到稅務辦公室兩種方法獲取稅務信息。瑞典一家公司提供有償查詢,客戶只需繳納少許費用就可以獲得一個人幾乎所有的信息,如此便能得知此人有無銀行貸款或未付款賬單。在芬蘭,交稅是一件特別值得驕傲的事情,“超級細胞”游戲公司主管伊爾卡·帕納寧就因為在2013年繳納了5410萬歐元(約合4億元人民幣)的稅款而備受尊重。
當然,這種匿名的網(wǎng)上查詢也導致人們的隱私被他人偷窺。挪威媒體爆料稱,一些小學生因為父母的收入而被同學嘲笑,盜竊犯也會根據(jù)納稅資料選擇目標。納稅人協(xié)會的羅爾夫·洛特表示,有一些手機應用甚至能夠自動顯示臉譜網(wǎng)用戶聯(lián)系人的財產狀況。
于是,相關部門也采取了一些措施,例如按照2014年新規(guī),挪威人不能再匿名查詢稅務信息,而被查詢者也能知道是誰在查他的信息。自此,查詢數(shù)量有了明顯下降。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查詢數(shù)量高達1670萬,比挪威總人口數(shù)的3倍還多;而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這一數(shù)字下降到150萬。(高琳琳)
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wǎng)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wǎng)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wǎng)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