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指出,“長壽”滿足了日本老年產業的發展需求。日本進入超老齡化階段后,養老產業成為了“朝陽產業”。龐大的消費群體和持久的消費力,是促進養老產業發展的不竭動力。平均壽命的延長,意味著又增加了更多消費需求,對于老年產業界十分利好,對于日本向外界展示、輸出自身養老產業發展成果和優勢,也提供了重要保障。
不過,老年人壽命增加,意味著人口結構失衡將進一步加劇,對勞動力“望穿秋水”的日本社會,還不得不承擔高齡群體帶來的新負擔。缺乏人口紅利的日本各個產業,想要突破發展瓶頸,變得更加困難。
此外,也加劇社會分裂。老齡化對策是安倍政府施政的重中之重。這是因為老年人口比例大,握有的選票遠遠超出中青年群體,日本政府要想穩固政權,就必須將政策傾斜于老年群體。結果,日本老年群體坐享優厚福利、年輕一代困苦不堪的現象越來越嚴重,福利領域的“貧富差距”備受詬病。平均壽命的增加,勢必帶動日本政府進一步向老年群體投入更多財力、物力等保障,進一步擠壓中青年群體的生存和發展空間,或引發中青年群體更大的抵觸和反對。
老年人問題發生的機率也大幅提高。近年來,日本老年人群成為社會麻煩的主要“制造者”,老年馬路殺手、老年性侵等犯罪事件多發,但卻可以受到不少寬容和特殊處理?梢灶A見,如果日本政府無法出臺有效對策,隨著表面生理健康、心智存在隱患的高齡人群增加,老年人違法犯罪將成為日本社會的新危害。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