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華盛頓7月24日電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拉加德24日表示,按照當前的經濟發展趨勢,如果IMF繼續推進治理結構改革,IMF有可能在未來10年內將總部從華盛頓遷到北京。
拉加德當天在華盛頓智庫全球發展中心參加活動時表示,為確保IMF未來10年繼續在全球事務中發揮作用,各成員應在IMF治理結構中獲得更好的代表。如果當前的經濟增長趨勢得以延續,到2027年,現在部分未能得到充分代表的大型新興經濟體將在IMF治理結構中得到更好的體現。
拉加德說,IMF總部未來設在北京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因為IMF章程規定總部應設在份額最大的成員經濟體。
為了更好體現IMF成員在全球經濟中相對權重的變化,IMF董事會2010年通過份額和治理改革方案。根據方案,IMF的份額將增加一倍,約有6%的份額將向有活力的新興市場和代表性不足的發展中國家轉移。其中,中國份額占比將從3.996%升至6.394%,排名從第六位躍居第三位。
由于未獲得美國國會批準,原定于2012年落實的方案一拖再拖。直到2015年底美國國會批準后,這一方案才開始生效實施。
IMF去年表示,將啟動新一輪份額總檢查,并爭取在2019年完成。新一輪份額總檢查的內容將包括份額數量、份額構成和計算公式,尤其是份額公式改革將關系到IMF能否將更多話語權向新興經濟體轉移。(江宇娟 高攀)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