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記者了解,近年來,劍河縣將食用菌產業作為“一縣一業”主導產業,采取設施栽培、仿野生栽培等特色種植方式,大力發展食用菌產業,帶領附近的村民們走向致富路。近日,岑松鎮南高食用菌恒溫智能化種植示范基地種植的雞樅菌迎來豐收,在參觀現場,記者看到來自周邊的村民工人們正忙著對雞樅菌進行采摘、搬運、分揀、削土和包裝,供應市場需求。
“我是之前凱里市城區一超市打工的,后來回到老家吃酒席,在和親戚的談論中聽到離家不遠的地方發展了一家食用菌種植基地,每天上班9.5個小時,80元每天,此外每天還有5元的餐飲補助,覺得很不錯,吃住不花錢,還能照顧到家庭,而且一個月的收入還不錯。”今年32歲的吳婷,一邊用雙手撥弄著指母長的成年雞樅菌,一邊和記者說道。
據悉,珍源公司在岑松鎮干俄村建成了50畝食用菌大棚示范種植基地,不僅解決200個就業崗位,帶動了33戶貧困戶148人實現增收,而且還輻射帶動全縣13個鄉鎮(街道)廣大農戶種植大球蓋菇實現增收,戶均增收達到5000元。
自2017年以來,基地完成冬閑田大球蓋菇種植3000畝,羊肚菌種植1000畝,2018年上半年大球蓋菇總產量1500噸,羊肚菇50噸。南高食用菌種植基地工廠化種植雞樅菌110萬余包,香菇70萬元余包,目前雞樅菌已相繼出菇,日產1600余斤。記者獲悉,正在建設的五岔食用菌種植基地建成投入使用后香菇種植將達1000萬包,整個產業全部達產后產值將達12億元以上,將帶動農戶10000余戶40000余人增收,其中帶動貧困戶3000戶12000人實現脫貧。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