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日朝鮮豐溪里,朝方人員和外國記者一起見證核試驗場被炸毀。
【環球時報】“歷史性的一天以尷尬結束”——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25日發文稱,25日上午,來自中國、俄羅斯、美國、英國和韓國10家媒體的30名記者在見證朝鮮炸毀豐溪里核試驗場后,乘坐專列返回元山,在途中,他們得知了美國總統特朗普取消與朝鮮領導人金正恩會晤的消息。CNN赴朝記者在報道中稱:“在火車上的朝鮮人從我們這里得知了這一消息,他們驚訝又沮喪。”25日,韓聯社、俄新社赴朝記者也紛紛發文,講述記者在豐溪里“見證歷史”。
據CNN報道,30名外國記者分屬于10家媒體,中俄美英韓5個國家各兩家,沒有一家平面媒體或廣播媒體,“對平壤來說,這次行動最重要的是圖像”。記者們23日下午出發,乘坐“款式老舊、但干凈舒適的”綠皮專列,24日一早抵達豐溪里核試驗場。報道稱,豐溪里核試驗場看起來像一處度假營地,木頭搭建的房子散落在樹林的一處空地。記者們被要求不要進入這些木房子,因為房子里都安放了炸藥。俄新社記者稱,豐溪里試驗場沒有電話通信和互聯網。試驗場附近的山坡上密布著樹木和灌木,外表完全看不出這里曾進行過核試驗。
報道稱,朝鮮核武器研究所副所長姜敬浩(音)在一幅豐溪里核試驗場示意圖前就炸毀流程簡短介紹后,記者們被允許檢查試驗坑道。CNN稱,試驗場最老的1號坑道已經坍塌數年,但2號、3號和4號坑道完好無損,朝鮮的第2次至第6次核試驗都是在2號坑道進行的。朝鮮官員表示,其中3號和4號坑道從未使用過,將來很容易進行核試驗。CNN記者稱,因為沒有專家陪同,現場記者很難判斷坑道狀況,但是看起來坑道收拾得很有條理,就像美國西部的金礦開采通道,坑道內已經布置好電線和爆炸裝置。
韓聯社記者25日發文寫道,他們戴上朝方分發的黃色安全帽走入2號坑道,有醫護人員背著急救箱隨行。被問及有沒有核輻射危險時,對方回答“沒問題”。2號坑道寬2米,高2.5米,一名朝軍士兵站在入口,拱形鐵門打開后,只見碎石遍地,一片漆黑,2米深處開始布設炸藥,5米深處被堵死。3號和4號坑道比2號坑道更高大,朝方人員介紹說,4號坑道是專門用于“超大威力”的核試驗。報道稱,朝鮮媒體人員還建議韓方記者喝坑道門口小溪里的水,說溪水PH值7.15,呈弱堿性,完全媲美市面上銷售的瓶裝礦泉水。
上午11時,爆炸時刻來臨。炸毀坑道的工作分兩個階段,首先是2號坑道,然后是3號和4號坑道。CNN稱,所有記者被要求戴著安全帽進行拍攝和報道,朝鮮官方還配備了醫務人員,“萬一我們扭傷腳踝或被爆炸碎片傷到,他們可以隨時處理”。
“記者準備好了嗎?”“準備好了。”“注意!三、二、一!”韓聯社記者25日寫道,爆破命令下達后,2號坑道入口傳來一聲低沉的巨響,環拱核試驗場的萬塔山為之震動,土崩石碎傾瀉而出,隨后坑道內部傳來兩次爆炸聲。CNN的報道稱,一聲巨響之后,塵土和煙霧飛揚,2號坑道成為廢墟,坑道旁邊的建筑物也被炸毀,“我們腳下發生了震動”。
中午,朝方為現場的外國記者準備了盒飯。韓國“NEWS 1”網站25日的文章稱,用餐時有外國記者發現了蝴蝶蛻變后的殘骸,表示“蝴蝶對放射性很敏感”,朝方人員立即回應:“這也顯示附近沒有放射性污染”。午飯后,記者們再次來到觀察點,見證3號和4號坑道被炸毀。朝鮮核武器研究所副所長向記者們宣讀了事先準備好的聲明:“此次炸毀試驗場行動非常成功,核試驗設施已經全被消除。”CNN現場記者說,他們旁邊的朝鮮人似乎不是很高興,“因為他們目睹了幾十年的工作毀于一炸”,“也有人很高興,因為他們確定這是積極的一步”。
韓國MBC電視臺25日的報道稱,在豐溪里,朝方人員不斷強調,核試驗場的所有坑道都已經從內部爆破,已不可能重新恢復,朝鮮今后不再存在豐溪里核試驗場。與3處坑道一起被爆破的還有周邊的建筑物,有分析認為,雖然朝鮮可以通過常規手段拆除,但與坑道一起爆破,可以進一步對外展示棄核意志。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