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無法打敗敵人,那就吃掉它們。這是古巴響應獅子魚入侵所采取的辦法;這種有毒的食肉動物如今出沒在距離原生地南太平洋和印度洋遙遠的海域。
獅子魚是熱帶印度洋-太平洋海域的本土生物,20世紀90年代它們被人為的引入大西洋,很可能是通過外來的寵物貿易。現在它們常見于美國北卡羅來納州至南美的珊瑚礁處,這種快速繁殖的入侵魚類擁有貪婪的胃口,吞噬本土魚類,并與其它物種爭奪食物資源。
更糟糕的是,獅子魚在大西洋海域里并沒有天然的公敵,除了用矛槍捕魚的人類。另一項發表在7月11日的期刊《公共科學圖書館·綜合》上的研究發現,即使是加勒比海珊瑚礁的鯊魚也無法抑制紅獅子魚數量的瘋狂增長。
為了消滅這一問題美國當地政府為了鼓勵人們多吃獅子魚,佛羅里達海洋保護機構專門編寫了一本配有45個菜譜的“獅子魚烹飪指南”。據稱,這種魚“味道很好,肉質細嫩多汁,而且加工方法簡單”。書中還寫道,易于捕捉和烹調的“獅子魚”將成為廣受加勒比海沿岸居民喜愛的“美味”。
目前,還不清楚長相兇惡的獅子魚何時能走上邁阿密的餐廳成為游客喜愛的美味。不過,在巴哈馬、多米尼加和墨西哥的餐館早就將獅子魚列為“必吃的土特產”了。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