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外媒7月1日報道,來自韓國的一對夫婦Park Seong-jin和Jang Yeo-im,在2016年帶著他們8個月大的兒子Park Jeong-whan去美國旅游時,因孩子意外摔倒而前往醫院,當時被告知孩子只是輕微擦傷的夫妻倆,卻在兩年后收到了一份18836美元(約12.5萬元人民幣)的醫療賬單
據報道,這對夫婦帶著孩子在美國度假的時候,孩子不小心從床上摔了下來,導致孩子的頭磕在了地板上。夫妻倆立即撥打了救護電話,很快救護車就來了并把孩子送到了扎克伯格舊金山綜合醫院。當時醫院診斷說,孩子除了額頭和鼻子擦傷外并沒有大礙,給孩子配了些配方奶粉,然后讓孩子睡了一會兒便出院了。
孩子出院后,這家人又繼續他們美國的假期。然而,兩年后,Park Seong-jin和Jang Yeo-im夫婦卻收到到了當時孩子就診醫院發來的一份18,836美元(約12.5萬元人民幣)的醫療賬單。妻子Jang Yeo-im說:“我們的旅行保險只會幫我們支付5000美元(3.3萬元人民幣),剩下的那些錢我們根本付不起。”另外Jang Yeo-im表示:“當時我們的孩子并沒有接受什么的特殊的治療,只是喝了點奶粉睡了一覺竟然會花這么多錢。”
賬單上顯示,當時八個月大的小寶寶Park Jeong-whan僅就診了3小時22分鐘了,除了一些急診室的常規檢查花費的3170(約2.1萬元人民幣)美元以外,創傷激活費就高達15666美元(約10.4萬元人民幣)。
而所謂的創傷激活費,指的就是,在急診中心激活和召集專業的醫療團隊來對重癥患者進行搶救的費用,它通常是與常規的X光、CT、血檢等常規檢查分開的額外費用。根據醫院不同,創傷激活費也從1000美元(約6600元人民幣)到5萬美元(約33萬元人民幣)不等。
美國醫院堅持為他們如此高昂的創傷激活費辯護,稱:“要保持一個良好的醫療團隊不斷前進是需要花很多錢的,而且尤其在面積大、人口密集的創傷中心,我們要面臨很多例如車禍、大規模槍擊事件等數量龐大的創傷治療,為這些做準備是很昂貴的。”
目前,由一名患者維權人士代表Jang Yeo-im在與醫院方面進行協商。Jang Yeo-im說,她擔心即將到期的醫療債務會阻礙她獲得前往紐約和芝加哥的簽證。Jang Yeo-im表示:“我喜歡美國,在旅行中會有很多景色可以看,但是美國的醫療體系實在是太糟糕了”。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