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記者 楊懿)5月24日上午,由天柱侗醫精神病專科醫院發起的黔東南州之榮侗醫藥博物館在天柱正式掛牌。據悉,這是全國首家侗醫藥博物館。
24日上午,在天柱侗醫精神病?漆t院大廳內座無虛席,來賓為周邊省份和全州各地的民族醫藥界人士,貴州省、黔東南州以及天柱縣的媒體朋友參加了本次掛牌儀式。黔東南州文物局也派出代表到場祝賀。
據了解,之榮侗醫藥博物館是在陳列館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早在2014年,天柱侗醫精神病?漆t院就在院內建立了陳列館。館內珍藏了侗醫藥相關器具、論文、藥物圖譜,主要供同行交流,取長補短。
后來,陳列館不斷升級改造,規模越來越大,并經有關部門審批,成為了博物館。該館前后共投資700萬元,建筑面積4638平方米,其中主館面積1177平方米,壁廊面積2500平方米,館內共設展臺展柜11個,收集各類侗族醫藥歷史藥具及藥物標本圖譜400余件,部分侗醫理論以大理石精致雕刻而成,侗醫各家學說以書刊雜志展陳,醫療相關器具,藥物標本以實物制作展示。
博物館還珍藏了各地追憶民族醫藥淵源及歷史的縣志、明末清初的古醫古籍以及見證了黔東南天柱侗醫精神病?漆t院成長經歷的資料等,展示了一代代的侗醫不畏曲折,不畏艱辛,將民族醫藥文化發揚光大的精神風貌。
黔東南州之榮侗醫藥博物館發起人龍俊羽說,侗人的先祖以“口傳心記”的方式保留及傳承自己的一技之長,但后來有的因為找不到有緣人而失傳,有的雖有一時之功勛,而沒有系統的整理與歸納,讓它逐漸淡化與流失,留給后人的寶貴財富稀少而貧瘠。
“我們之所以要建立博物館,就是要利用這種形式,將這一技之長及其博大精深的文化體系保護并發揚光大。”龍俊羽說,為了發揮博物館的作用,爭取做到每天都開放。
另據悉,目前黔東南州內有博物館29家,其中23家系“國有”,其余為民間力量組建。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